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綜合 >> Linux資訊 >> Linux業界 >> 自主創新成國家戰略支撐點

自主創新成國家戰略支撐點

日期:2017/2/27 10:55:47   编辑:Linux業界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李明三 雷中輝

  有兩個關鍵詞被一再提起——“轉折”和“創新”,在這一次會議上。

  10月8日-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召開。會議最主要的議題是研究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個文件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這次五年規劃,是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所以有專家認為“十一五”規劃使科學發展觀得以細化和貫徹落實,在“十一五”規劃中,“科學發展觀”將以更直觀、具體的形式出現。

  這就意味著“十一五”規劃將強調用 科學發展觀統領規劃和發展戰略,更強調以人為本,注重社會全面發展,注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往“唯GDP是從”的發展路徑將被徹底轉變。由此,中國經濟社會將發生大轉折,中國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有專家稱之為現代化的“中學階段”。

  而在“十一五”期間,充當發展助推器的將是“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將成為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支撐點。

  北京報道

  一個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哪裡?答案是自主創新。

  將自主創新由理念提升到運籌層面,作為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進行部署,這是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頗受關注的亮點。

  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開的本次會議上,提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在黨中央的會議上,把自主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還是第一次。”中國社會科學院曹紅輝博士說。

  由此可見,在中央決策層未來的戰略布局中,自主創新已不僅限於科技層面,而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支點,更是事關國家全局的政治謀略。

  以自主創新把握經濟發展主導權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轉折階段,我們強調自主創新,本質上是要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權。”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說。

  他認為,下一個五年,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的集中突顯期,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科技起重要作用;而現代國際科技的發展趨勢也展現了很多創新空間,如果能抓住這輪科技創新機遇,對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很有價值。

  值得留意的是胡錦濤總書記對自主創新的一番新表述。他在近期視察時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支撐,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支撐。

  由此可見,在中央決策層未來的戰略布局中,自主創新已不僅限於科技層面,而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支點,更是事關國家全局的政治謀略。

  事實上,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中央高層已經預熱許久。自十六大以來,“推動科技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新一屆中央對科技工作的明確的指示與要求。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把自主創新能力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九五、十五期間,我們在經濟發展上更多地強調高水平高起點,盡快提升國際競爭力,從這一目標出發,直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成了最佳選擇,效果也最明顯,但是更多依靠自創技術的中小企業則沒有得到政策扶植。”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說。

  這一趨勢在汽車、鋼鐵產業中表現最為明顯。造成的結果是,國家排名前列的鋼鐵企業,其生產線無一例外地全部從國外引進。

  而國內並不是沒有自主開發的連鑄連軋鋼鐵生產線,袁鋼明在唐山的建龍鋼鐵公司就見到了一條,是齊齊哈爾重機廠研制生產的,其區別於其它生產線的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全部標識、軟件都用漢語表示。但同樣讓他深感惋惜的是,盡管生產線的技術得到了日本同行的贊賞,但只能用於那些資金上受制約、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

  而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主導的《“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報告已經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科技資源向企業轉移,努力在若干產業發展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

  報告特別強調,增加對戰略性高技術、涉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共性技術的政府投入。

  曹紅輝分析說:“此前,我們多次強調過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但收效不是很明顯。這一次,會議從全局高度把握這個問題,有利於統一認識,在‘十一五’期間對現有各項制度進行全方位改革。”

  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怎麼建

  據相關信息,提交五中全會審議的《“十一五”規劃建議》,對科技發展戰略提出了“協同集成、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的十二字為指導方針,力爭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符合中國大國地位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並在一些局部領域實現技術重大突破和跨越發展。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說,“十一五”規劃是我國以自主創新作為未來科技發展戰略主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須在實踐中加以落實。

  科技部已經確定了未來科技發展六個方面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重點:把發展 能源、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下決心解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以獲取自主知識產權為中心,搶占信息技術戰略制高點,大幅度提高我國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幅度增加對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為保障食物安全、優化農產品結構提供科技支撐;以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裝備和產品制造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天空技術和海洋技術,拓展未來發展空間,保障國防安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加強多種技術的綜合集成,發展城市和城鎮化技術,現代綜合交通技術,公共安全預測預防預警和應急技術,保證公共安全。

  目標清晰了,但怎麼落實?對此,曹紅輝說:“中國需要一個自主創新的企業群,更需要一個完善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據悉,這個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激發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提高國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原始創新能力;三是完善軍民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四是組建與產業聚積區、聚積帶相關聯的區域創新體系;五是成立與科技創新相關的中介服務體系。

  “這個體系我們目前還在草創階段。”曹紅輝說:“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科技競爭是長期的競爭,需要有一種內在機制,有持久的創新動因才能維持。”

  如何維持社會長久的創新動因?曹紅輝認為需要從三個方面予以保證,首先是制度上的激勵,其次是法律上的保障,三是文化上的寬容。

  在8月20日召開的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上,國務委員陳至立在講話中透露國家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激勵創新的政策措施。

  她認為,激勵創新的政策是提高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保證。國家將切實加大對研究和開發投入的政策,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政策,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和發揮作用的政策等。

  同時,還要根據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要求,制定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資和財稅政策,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機制等等。

  企業自主創新的不同道路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自主創新的沖動也來自於同國際巨頭的競爭的壓力。

  從2001年加入WTO開始,中國企業遭受了上百次的反傾銷案件。僅僅2004年上半年,就有23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2005年的反傾銷案件更是層出不窮。

  造成這麼多反傾銷案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國在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識產權,而僅僅淪為制造大國。“也因為這樣,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的沖動就來的更猛烈些。”中科紅旗總裁趙曉亮對記者表示。中科紅旗是一家國產軟件 開發商,其開發的基於Linux開源代碼的軟件及系統,已經在世界開源軟件界占有重要地位。

  “今後自主創新的主體應該是企業,當然,這需要有一個過程。目前,中國的企業大多弱小,因此,國家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倪光南一直非常關注中國自身科技競爭力的提高,他積極提倡政府應當大力支持中國本土企業的創新和研究,並利用自己的市場造就自己的科技。

  事實上,在越來越多的FDI湧入中國的同時,中國科技水平卻沒有相同速度的增長。“對FDI需要有評估,不是有錢投入就好。例如華為投資印度,印度政府就要審查,要審查對它的國家安全,對它的產業是否有利?中國也應如此。如果FDI的結果是消滅中國的品牌,壓制創新,就要考慮。”倪認為。

  而在企業的自主創新中,小企業往往是原始創新的主體和源泉;大企業是集成創新的主要力量,也是自主創新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

  趙曉亮認為橫亘在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前面的最大障礙,還是資金,“如果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如何去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更不用談企業自主創新從而保證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了。”

  目前,中國的各大行業中,通信和IT行業因為技術更新迅速,中國同國外技術的差距較小,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走在了前列。中國研制的TD-SCDMA已經成為三大國際標准之一,而近期對於信息家電而成立的家電企業和IT企業對標准創造的聯盟的成立,也表明了中國企業對於掌握核心技術的渴望。

  “今後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倪光南認為,國家所創造的對於自主創新支持的條件是足夠的。目前出現的問題是,跨國公司因為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不斷地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這樣造成的“人才內流”現象成為本土不可避免的對於核心技術研發力量的喪失。

  而趙曉亮則提出了中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實現道路:小企業應當更多地聯合大企業,依靠大企業的實力來發展自己原始的創新,而大企業可以通過國家的課題等大項目來發展創新,但是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弊病,即對新技術新科技不敏感,這樣小企業的原始創新就能夠補充大企業的缺陷,大企業大額支持可以為技術的創新贏得時間。二者相互補充。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