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基礎 >> Linux教程 >> RHCE學習筆記:RH133 2.4-管理文件系統

RHCE學習筆記:RH133 2.4-管理文件系統

日期:2017/2/28 16:36:22   编辑:Linux教程

RHCE是Red Hat Certified Engineer的簡稱——紅帽認證工程師 始於1999年3月。

Red Hat是全世界Linux廠商中的龍頭老大,其市場占有率從1999年起就已超過了50%。並在業界得到廣泛應用。而紅帽認證工程師也是業界公認的最權威的Linux認證之一。RHCE 是世界上第一個面向Linux 的認證考試,它不是一個普通的認證測試,和其他操作系統認證考試相比,它沒有筆試,全部是現場實際操作,所以RHCE成了業界公認的最難的認證考試之一。Red Hat在北京舉行的RHCE十年慶典中統計表明,截至2009年6月,中國大陸通過人數為2037人。

RH133 是講紅帽Linux系統管理:涵蓋了紅帽認證技師需掌握的技能。

本筆記基於培亞RHCE教學視頻,學習的目的是系統的了解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筆記每周發布一章,時間暫定於每周5下午18時0分,本章是RHCE中RH133中的第4章-管理文件系統,RH133前面三章和RH033的內容會陸續補齊,感謝大家的關注。

2.4、RH133_Unit 4 管理文件系統
2.4.1、系統初始時如何辨別硬碟設備
根據MBR來識別,MBR共分為512Bytes。

446Bytes 16×4Byte 2
Boot Loader Partition table注1

注1:Partition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1)、Partition ID (5:延申 82:Swap 83:Linux 8e:LVM fd:RAID)

2)、Partition起始磁柱 3)、Partition的磁柱數量

綜述:Linux在初始時通過Partition table的信息識別硬碟設備。


2.4.2、磁碟分割的相關事項
IDE:63個Partition SCSI:15個Partition

為何要分多個Partition?

1)、便於控制,分為多個Partition可以將應用程序、用戶資料、保密信息分別存放;

2)、效率,硬碟在便用一段時間後,會發生區塊不連續的情況,搜索范圍太大,太慢;

3)、Quotas,磁盤限額,僅能用於Partition;

4)、資料恢復,便於備份,只備份一個Partition,如/home。

2.4.3、管理磁碟分割區
#fdisk –l /dev/sda/ #列出sda的Partition tables

#fdisk /dev/sda/ #管理Partition

指令說明:m幫助 d刪除 n建立 p顯示 q離開 t改ID w保存並退出

建立步驟:輸入n >> 起始磁柱編號>> 最後磁柱編號(每個磁柱8M)或增加容量大小(+100M或+1000K) >> 回車

刪除步驟:輸入d >> Partition編號 >> 回車

保存修改後,必須使用partprobe指令初始化Partition table或者重新啟動系統才能生效。

2.4.4、建立文件系統(格式化磁碟分割區)
格式化(Format)是指把Partition切割成block(資料存放的最小單位),指定有多少inodes,每多個block會組成block group。

除了boot sector外,第一個block是Super block,存放這個Partition中有多少個block和inode,已經用了多少個block和inode。如果Super block損壞,則Partition無法使用,所以每隔多個block會備份一個Super block。

#dumpe2fs /dev/sda1 | more #查看Partition資訊並一頁一頁的顯示

#mke2fs –options device

參數說明:

-b每個block的size是多少bytes,最大為4096

-c 格式化前先檢查Partition裡有沒有損壞的block

-i每個inode的size是多少bytes

-N inode的總數量

-m保留多少空間給super-user,即root,默認為5%

-L 設定label(可以理解為標簽)

-j 設置ext3的格式,包含journal的功能

2.4.5、將ext2的格式轉成ext3和兩者的異同
ext2和ext3的異同:

基本一模一樣,只是ext3會在最後拿出一塊空間留給journal。

ext2寫入數據時,先寫入buffer裡,buffer寫滿了再寫入到硬碟。

ext3寫入數據時,先寫入buffer裡,buufer寫滿要寫入硬碟時,先通知journal,寫入完成後,再通知journal。

解釋:如果非正常關機,ext2的格式開機後檢查所有文件,而ext3只檢查journal,時間快很多。

轉換操作說明:

#tune2fs –j /dev/sda1

ext3有三種journal模式:

·ordered,默認的,只會記錄mate-data,也就是inode table裡的資訊

·journaled,記錄資料本身的資訊,需要很大的空間

·writeback,不會記錄inode table和資料本身的資訊,但會提供較好的效果

2.4.6、設定磁碟分割區的Labels
#e2label /dev/sda1 #查看Partition的label名稱

#e2label /dev/sda1 data #設定/dev/sda1的label名稱為data

2.4.7、掛載(mount)磁碟分割區
在讀取光碟或軟碟時,必須把它們對應到某個目錄上,這個目錄就叫做mount_point(掛載點)

#mkdir /data #建立/data目錄

#mount /dev/sda1 /data #把/dev/sda1掛載到/data目錄上

#umount /data #卸載/data目錄

#mount –L /data /data #將/data(/dev/sda1的label)掛載到/data目錄上

2.4.8、掛載(mount)的參數
mount [-t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mount_point

-t vfstype(文件類型)

(vfat(windows可讀),ext2,ext3,iso9660(光碟),etc)

通常不需要-t

-o 參數說明:

·suid 掛載後可使用suid或sgid的特殊權限

·dev 允許掛載的文件系統建立device files,如/dev/sda1等系統裡存在的文件

·exec 可執行裡面的可執行文件

·auto 開機後自動掛載此文件系統

·nouser 允許super user掛載這個文件系統

·async 不同步(asynchronously),先寫入buffer裡,再寫入硬碟,可提高效率

·loop 用來掛載loopback的設備,如光碟

·ro 只讀 rw 可讀寫

默認使用:rw,suid,dev,exec,auto,nouser,and async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