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綜合 >> Linux資訊 >> 更多Linux >> 定制自己的linux應用環境

定制自己的linux應用環境

日期:2017/2/27 14:22:05   编辑:更多Linux
  基於開放源代碼的Linux給用戶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可以根據自己的軟、硬件環境,定制自己的Linux應用環境。因此,根據每個用戶不同的應用范圍定制應用環境,可以將Linux系統的性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定制系統服務 linux在啟動時需要啟動很多系統服務,它們向本地和網絡用戶提供了Linux的系統功能接口,直接面向應用程序和用戶。但是,開啟不必要或有漏洞的服務則會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和性能上的影響。對於系統安全來說,如果操作系統中的任何一個漏洞,都可能使整個系統受到攻擊。所以,增加系統安全的最佳辦法就是盡量監視系統的功能。至於選擇多少服務和功能,要根據工作需求和能力來決定。 下面以root身份運行: #ntsysv 圖1 將不需要的服務和進程前面的*去掉 打開如圖1所示的窗口,在此可以開啟/關閉每一項系統服務(以Red Flag 3.0為例)。將不需要的服務和進程前面的*去掉(用空格鍵),然後重新啟動系統,這樣就可以使不需要的服務和進程不再啟動。用這種辦法可以隨時根據需求定制系統服務,不但安全有保障,而且還能提高系統的性能,一舉兩得。要保障linux正常工作,有些系統服務是必須啟動的,例如crond、syslog、keytable、nfs、 kudzu。 為了高效安全地定制系統服務,下面介紹一下各項系統服務的功能。 alsasound Alsa 聲卡驅動程序支持。Alsa聲卡驅動程序本來是為了一種聲卡Gravis UltraSound(GUS)而寫的,它和OSS/Free 及OSS/linux兼容。 apmd 用來監視系統用電狀態,並將相關信息通過syslogd 寫入日志,也可以用來在電源不足時關機。一般用於筆記本電腦,若是台式機建議關閉。 atd 用At命令調度的任務,也在系統負荷比較低時運行批處理任務。 autofs 需要時自動轉載文件系統,不需要時自動卸載。 chargen 端口chargen字符產生的縮寫,輸出一個可打印字符的旋轉序列,用於測試字符終端設備。 chargen udp udp格式下端口chargen字符產生的縮寫,輸出一個可打印字符的旋轉序列,用於測試字符終端設備。 crond 根據用戶要求周期地運行調度的任務。它比較安全,配置簡單,類似Windows中的計劃任務。 dhcpd 提供了對動態主機控制協議(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的訪問支持。 echo 端口echo簡單地回應所有為測試連接發送給它的數據。 echo udp udp格式下端口echo簡單地回應所有為測試連接發送給它的數據。 gpm 為文本模式下的linux程序,如MC(Midnight Commander)提供了鼠標的支持。它也支持控制台下鼠標的拷貝、粘貼操作及彈出式菜單。 inetd 因特網操作服務程序。監控網絡管理服務的需求,並在必要的時候啟動相應的服務程序。通常,inetd 管理的程序有telnet、FTP、rsh和rlogin。關閉inetd也就關閉了這些由它管理的服務。 http 它是著名的WWW服務器,可用來提供Html文件以及CGI動態內容服務。 isdn isdn的守護程序。 keytable 該程序的功能是轉載/etc/sysconfig/keyboards裡說明的鍵盤映射表。該表可以通過kbdconfig工具進行選擇,應該使該程序處於激活狀態。 kudzu 它是一個硬件檢測程序,和Windows中的添加新硬件差不多。如果系統核心支持該硬件,並且有該驅動程序,就可自動裝載。 linuxconf 它是linux下一個有效的系統配置工具,該服務允許遠程運行。 linuxconf web 在Web方式下使用linuxconf。 lpd 系統打印守護程序,負責將lpr等程序提交給打印作業。 medusa 支持Web的浏覽器。 mysql 一個快速高效可靠的小型SQL數據庫引擎。


ntalk 允許用戶把自己的計算機和其它的計算機連接起來,然後向前或向後傳送信息。 netfs 負責裝載/卸載NFS、Samba、NCP(Netware)文件系統。 network 激活/關閉啟動時的各個網絡接口。 nfs 一個流行的、基於TCP/IP網絡的文件共享協議。該服務提供了NFS文件共享服務,具體的配置在/etc/ eXPorts文件裡。 nscd 該服務負責密碼和組的查詢,並且緩沖查詢結果。如果系統有比較慢的服務(如NIS和NIS+),則應該啟動該服務。 pxe 用於遠程無盤的linux系統啟動的服務程序。 pcmcia 主要用於支持筆記本電腦。 rexec 它是一個安全、分散式的遠程執行系統,用於集群計算機的平行和連續運行。 random 保存和恢復系統的高質量隨機數生成器。這些隨機數是由系統一些隨機行為提供的。 routed 該守護程序支持RIP協議的自動IP路由表維護。RIP主要使用在小型網絡上,大一點的網絡就需要復雜一點的協議。 rsync 疊加的Ftp Server,允許循環檢查。 rsh 遠程主機上啟動一個shell,並執行用戶命令。 rwhod 允許遠程用戶獲得運行rwho守護程序的機器上所有已登錄用戶的列表,與finger類似。 swat Samba的一個工具包,使用901號端口。 sendmail 郵件服務器。 smb 啟動和關閉smbd和nmbd守護程序,以提供SMB網絡服務。 snmpd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守護程序。 syslog 是操作系統提供的一種機制,守護程序通常使用這種機制將各種信息寫到各個系統日志文件。通常應該啟動該服務。 xfs X-Window系統的字體服務器。 xinetd 是inetd繼承服務,監控網絡對各種管理的服務的需求,並在必要的時候啟動相應的服務程序。 以上這些系統服務中,安全隱患比較大的是:rsh、rwhod、rexec、snmp、named、sendmail。對於確實需要的系統服務,應該盡量選用最新的版本程序,並增加其它安全防范。 另外,許多linux產品在系統初始化後缺省地啟動X-Window 管理器。如果只編譯程序或編輯配置文件,那麼啟動X-Window管理器將會消耗大量系統資源。禁用X-Window管理器的方法是:編輯 /etc/inittab 文件,找到內容為id:5:initdefault的那一行,把它改為 id:3:initdefault,系統重新啟動後將提供命令行登錄。當需要運行X-Window管理器的時候,只要輸入startx 就可以了。 根據硬件進行優化 1.CPU CPU是linux主機的核心硬件,根據CPU型號在編譯時優化以獲得最佳性能。在/etc/profile文件中,含有系統環境和啟動程序的配置信息,采用-O9 來編譯程序時,運行速度也是最快的。編譯時使用-fomit-frame-poinetr選項,程序運行時訪問變量會使用堆棧。使用-mcpu=cpu-type和 -march= cpu-type時,gcc會對針對CPU型號進行優化。 如果CPU是Pentium Pro、PentiumⅡ、PentiumⅢ、AMD K6-2、K6-3、Althon,那麼在“/etc/profile”加入: CFLAGS='-O9 -funroll-loops -ffast-math -malign-double -mcpu=pentiumpro -march=pentiumpro -fomit- frame-pointer -fno-exceptions' 如果CPU是Pentium 、Pentium MMX、AMD K5 、IDT、Cyrix,那麼在“/etc/profile”加入: export CFLAGS=-O3 -march=pentium -mcpu=pentium - ffast-math -funroll-loops -fomit-frame-pointer - fforce-mem -fforce-addr -malign-double -fno-exceptions 2.硬盤 采用UDMA/33、66、100、133技術的硬盤,其最高傳輸速率是33MB/s、66MB/s、100MB/s、100MB/s。從理論上來說,它是IDE硬盤(這裡是指PIO MODE4模式,其傳輸率是16.6MB/s)傳輸速率的3~6倍,但是在linux缺省設置中,DMA卻是被禁用的,所以必須將它打開。我們可以使用/sbin/hdparm程序打開它。hdparm 的一些常用選項如下: /sbin/hdparm -c1 /dev/hda或hdb或hdc等啟用 PCI 總線上的 32 位 I/O模式傳輸數據。

/sbin/hdparm -d1 /dev/hda啟用 DMA模式傳輸數據。 /sbin/hdparm -d1 -X66/dev/hda啟用UltraDMA模式傳輸數據。 獲取系統中當前硬盤驅動器的設置列表的方法是(作為root)輸入: $/sbin/hdparm /dev/hda 接著再輸入命令: $/sbin/hdparm -kl /dev/hda 使硬盤在Reset之後仍然保持上述的設置。把一切優化到最佳狀態後,請把各種命令添加到 /etc/rc.d/rc.local 文件中去,使這些命令在每次系統引導時自動運行。 3.內存 在linux下使用free可以觀察內存的使用情況。如果發現Linux只能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則在/etc/lilo.conf 加入append="mem=XXX"就可以,其中XXX是物理內存容量。這樣可以告訴Linux使用全部內存。 如果對計算速度要求很高,可以通過增加內存來實現,使用ramdisk技術。 一個A RamDisk就是把內存假設為一個硬盤驅動器,並且在它的上面存儲文件。假設有幾個文件要頻繁的使用,如果將它們加到內存當中,程序運行速度會大幅度提高,因為內存的讀寫速度遠高於硬盤。劃出部分內存提高整體性能,不亞於更換新的CPU。像Web服務器這樣的計算機,需要大量讀取和交換特定的文件。因此,在Web服務器上建立RamDisk會大大提高網絡讀取速度。 $mkdir /tmp/ramdisk0 $mke2fs /dev/ram0 $mount /dev/ram0 /tmp/ramdisk0 上面這三個命令將會為RamDisk創建一個目錄、格式化RamDisk(創建件系統),並把RamDisk裝載到目錄“/tmp/ramdisk0”中。現在,就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磁盤分區使用了。 把下面這一行加到你的lilo.conf 文件中去: ramdisk_size=20000 這樣,當鍵入LILO命令並重新啟動後,RamDisk的大小將為20MB。 如果你有512MB以上的內存,劃出256MB作為暫存區/tmp,當很多程序用到/tmp,如Web服務,那麼系統性能會大大提高。重新啟動後,/tmp 中將被清空。注意:一定要記住保存RamDisk中有用的東西。 以上介紹了如何根據工作要求定制linux系統應用環境,最後要強調的是一定要進行系統備份。 定制自己的linux應用環境(二) 定制linux啟動方式 linux系統有很多啟動方法,有硬盤LILO啟動、使用軟盤啟動、利用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啟動、從其它操作系統直接啟動等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硬盤LILO啟動。 現在大多數linux發行版本的LILO都有同樣的一個問題:根分區(/boot分區)不能分在超過1024柱面的地方,一般是在8.4GB左右的地方,否則LILO不能安裝,或者安裝後不能正確引導系統。我想這可能是Linux的一個遺憾之處。不過可以通過下載補丁LILO 21.4.3來解決這個問題。LILO 21.4.3采用了 EDD BIOS 延伸功能,破除 1024 柱面開機的限制,並且將支持的硬盤大小增進到 2TB。下載地址:http://www.ccidnet.com/soft/soft_down_addtimes.PHP3?id=14430&url=http://download1.ccidnet.com/20001130/lilo.tar.gz。 在安裝linux時,安裝程序一般都會提示制作一張軟盤啟動盤,因為在系統需要緊急恢復的情況下這一張小小的軟盤是非常有用的。Linux的啟動軟盤有boot盤和boot/root盤之分。boot盤只能用來啟動已經安裝在硬盤上的Linux系統,而boot/root盤本身就是一個小Linux系統。制作boot Linux的啟動軟盤比較簡單: #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2.xx.xx 上面代碼“--device /dev/fd0”表示要建立啟動軟盤,也是默認選項,因此也可以省略它;接下來的參數是內核版本號,如2.2.26。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制作boot/root盤。 首先制作一個DOS啟動盤(format a:/s),將裝載程序loadlin.exe和可引導內核vmlinuz拷貝到軟盤上,然後建立自動批處理文件autoexec.bat,其內容如下: loadlin vmlinuz root=/dev/hdax ro 在linux安裝光盤上都可以找到loadlin.exe和某個可引導內核vmlinuz,在DOS中就可以拷貝到A:,其中hdax為自己的根分區, ro表示 readonly。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是一個多重啟動管理器,它可以在多個操作系統共存時選擇引導哪個系統。它可以引導的操作系統包括linux 、OpenBSD、GNU HURD,以及DOS、FreeBSD、Solaris、NetBSD、BeOSi、OS/2、Windows 95/98/Me、Windows NT/2000。GRUB和LILO相比,GRUB可以引導根分區在8.4GB以外的操作系統,不需要打補丁,可以直接從 FAT、minix、FFS、ext2 或 ReiserFS 分區讀取 Linux 內核。這就意味著無論怎樣它總能找到內核。

GRUB與LILO相比,它有以下特點: ◆ 支持大硬盤 只要安裝時大硬盤是在LBA模式下,GRUB就可以引導根分區在8GB以外的操作系統。 ◆ 支持開機畫面 GRUB支持在引導開機的同時顯示一個開機畫面,可以制作自己的個性化開機畫面,GRUB支持640x480、800×600各種模式的開機畫面,而且可以自動偵測選擇最佳模式。 ◆ 兩種執行模式 GRUB不但可以通過配置文件進行例行的引導,還可以在選擇引導前動態改變引導時的參數,還可以動態加載各種設備。例如在linux下編譯了一個新的核心,但不能確定它能不能工作,這時就可以在引導時動態改變GRUB的參數,嘗試裝載這個新的核心進行使用。GRUB的命令行有非常強大的功能,而且支持如bash一樣的歷史功能,可以用上下鍵來尋找以前的命令。 ◆ 菜單式選擇 GRUB使用選單來選擇不同的系統進行引導;還可以配置各種參數,如延遲時間、默認操作系統等。 ◆ 分區位置改變後不必重新配置  GRUB是通過文件系統直接把核心讀取到內存,因此只要操作系統核心的路徑沒有改變,GRUB就可以引導系統。 GRUB還有許多非常強大的功能,例如支持多種外部設備、動態裝載操作系統內核,甚至可以通過網絡裝載操作系統核心。GRUB支持多種文件系統,支持多種可執行文件格式,支持自動解壓,可以引導不支持多重引導的操作系統等。 從Red Hat linux 7.2起,GRUB取代LILO成為了默認的啟動裝載程序。 其它操作系統也可以啟動linux。Loadlin.exe可以在DOS環境下迅速啟動Linux,而且無需重啟計算機。啟動方法是將Linux內核文件和裝載程序loadlin.exe復制到DOS分區,再編寫一個Linux.bat的批處理文件,其內容如下: c:loadlin c:vmlinuz root=/dev/hda1 ro 上面代碼中,ro表示readonly。以後在DOS下要啟動linux時,運行Linux.bat就可以了。這樣啟動Linux快速、高效,可以減少系統自檢時等待的時間。 上面介紹了幾種linux的啟動方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對於Linux的初學者使用LILO啟動還是比較安全的,當對Linux比較熟悉以後,GRUB(GRUB配置較復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定制linux IPv6網絡 目前廣泛使用的IPv4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 ◆ 地址空間的局限性 IP地址空間的危機由來已久,也是升級的主要原因。 ◆ 性能 IPv4是20多年前設計的,目前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特別是在服務質量(QoS)等方面。 ◆ 安全性 IPv4的安全性能明顯已經落伍。我們從大量的安全報告中可以看出,它盡管采用了各種方法,但安全漏洞還是存在很多。IPv6中包含了一套用於保護IP通信的IP安全協議(IPSec),它對安全機制的增強可以簡化安全虛擬專用網(VPN)的實現。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使用IPv6在地址空間、網絡性能、安全性等方面有迫切要求。 linux內核(Kernel)從 2.2.xxx開始支持IPv6 ,不過使用前要看系統IPv6模塊是否被加載: # test -f /proc/net/if_inet6 && echo "Running kernel is IPv6 ready" 如果沒有加載可以手工加載: # modprobe ipv6 # lsmod grep -w 'ipv6' && echo "IPv6 module sUCcessfully loaded" 如果你的內核不支持IPv6,也可以編譯內核。不過根據我的經驗,最好使用2.4.xx的核心。IPv6雖然支持2.2.xx的核心,但需要ICMPv6 支持的補丁。我建議初次使用IPv6的讀者,使用Red Hat 7.1、Mandrake 8.0或SuSE 7.3。 使用“ifconfig -a”命令,如果可以看到一個 inet6 的 local link地址,就可以使用IPv6了,如圖1所示。 圖1 第五行顯示IPv6已經加載 當系統支持Ipv6後,還要安裝以下軟件包:net-tools,其中包括netstat、route、iptunnel;iproute 包括IP;iputils-ping,其中包括ping6;iputils-tracepath,其中包括traceroute6。 以上軟件配置好了就可以使用IPv6。 下面舉例說明在兩台支持IPv6的linux主機上建立隧道(tunnel)。 1.配置 主機1的配置為:192.168.0.1 (IPv4)。主機2的配置為:192.168.0.2(IPv4)。網絡結構見圖2所示。 圖2 進行測試的網絡結構 (1)在HOST1上配置HOST2的IPv6兼容地址。 (2)IPv4兼容的IPv6地址格式:0:0:0:0:0:0:IPv4(如圖3所示)。 圖3 IPv4兼容的IPv6地址格式 #/sbin/ifconfig sit0 inet6 tunnel ::192.168.0.1 (3)配置HOST1和HOST2 之間的隧道和兩端主機的IPv6地址: #/sbin/ifconfig sit1 up #/sbin/ifconfig sit1 add fe80:250:fcff:fe56:75f5/10

#/sbin/route -A inet6 add fe80:250:fcff:fe56:75f5/10 sit1 (4)建立點對點(HOST 1 to HOST2)隧道(tunnel)和路由。 #/sbin/route -A inet6 add fe80::/16 gw fe80:250:fcff:fe56:75f5/10 sit1 至此配置結束。 2.測試 (1)檢測是否建立IPv6 路由表: #route -A inet6 上面代碼表明,結果顯示一切正常(如圖4所示)。 圖4 已經檢測到IPv6路由表 (2)使用ping6命令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成功如圖5所示。 圖5 HOST1已經可以ping6通HOST2 現在對linux下IPv6的研究還不是很多,更多的資料可以在http://www.bieringer.de/linux/IPv6/找到。 定制linux應用環境(三) IPv4技術在網絡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無論在網絡地址的提供、服務質量、安全性等方面都越來越力不從心,IPv6呼之欲出。由於IPv6和IPv4在許多地方有了本質的變化:不論在結構上還是系統工具的使用上都不大相同,特別是在命令行下的操作也不大相同。另外,一些IPv4的工具在IPv6中將不再可以使用,IPv6有一些新的工具。這一講我詳細介紹一下IPv6的地址、路由設定、網絡工具、安全工具,使大家可以從IPv4快速過渡到IPv6。 深入部署linux下的IPv6 1.簡單對比一下linux下IPv4和IPv6 (1)IPv4可提供4294967296個地址。IPv6將原來的32位地址空間增大到128位,數目是2的128次方,能夠對地球上每平方米提供6×1023個網絡地址。 (2)IPv4使用地址解析通信協議(ARP)。IPv6使用多點傳播Neighbor Solicitation消息取代地址解析通信協議(ARP) 。 (3)IPv4中路由器不能識別用於服務質量的QoS 處理的payload。在IPv6中,路由器使用Flow Label字段,可以識別用於服務質量的QoS處理的payload。 (4)IPv4的回路地址為127.0.0.1。IPv6的回路地址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可以簡寫為::1。 (5)在IPv4中,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實現了主機IP地址及其相關配置的自動設置。一個DHCP服務器擁有一個IP地址池,主機從DHCP服務器租借IP地址並獲得有關的配置信息(如缺省網關、DNS服務器等),由此達到自動設置主機IP地址的目的。IPv6繼承了IPv4的這種自動配置服務,並將其稱為全狀態自動配置(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6)IPv4使用Internet群組管理通信協議(IGMP)管理本機子網絡群組成員身份。IPv6使用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LD)消息取代IGMP。 (7)IPv4選擇性支持IPSec。IPv6則自動支持IPSec。 2.IPv6中的地址 (1)IPv6的單播地址可識別在單播地址類型領域內的單一界面; (2)IPv6的多播地址可識別網絡多個接口; (3)Ipv6的隨播地址(Anycast addresses)它用於鄰近的DNS或DHCP服務,隨播地址由動態路由協議控制。 3.舉例說明IPv6的地址 (1)設定地址和它的存活時間(見圖1所示): # /sbin/ip -6 addr show dev eth0 圖1 設定地址和它的存活時間 (2)在IPv6下為主機增加一個IP地址: #/sbin/ip -6 addr add 3ffe:ffff:0:f101::1/64 dev eth0 然後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見圖2所示)。 圖2 第4行處為增加的第2個IP地址 4.配置IPv6的路由表 (1)顯示現有路由表(見圖3所示): #/sbin/ip -6 route show dev eth0 圖3 顯示的路由表 (2)同一個界面上的不同IPv6路由(見圖4所示): # /sbin/ip -6 route show dev eth0 # /sbin/route -A inet6 grep -w “eth0” 圖4 etho接口的所有路由表 (3)設定IPv6的路由信道: #/sbin/route -A inetd6 add 2000::/3 gw 3ffe:ffff:0:f101::1 (4)刪除IPv6的路由信道 #/sbin/route -A inetd6 del 2000::/3 gw 3ffe:ffff:0:f101::1 5.IPv6的多點傳播Neighbor Solicitation IPv6的Neighbor Discovery繼承了IPv4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可以重新得到網絡鄰居的信息,並且可以編輯/刪除它。Neighbor detection核心負責對探測成功的網絡鄰居進行追蹤,可以用“ip”來挖掘其中的信息。

使用下面的命令可以知道網絡鄰居的設定(見圖5所示): #ip -6 neigh show fe80::201:23ff:fe45:6789 dev eth0 ll addr 00:01:23:45:67:89 router nud reachable 其中,00:01:23:45:67:89是路由器的layer 2 MAC地址。 圖5 網絡結構 6.IPv6的常用工具 (1)ping6 用來測試簡單傳輸發送ICMPv6響應請求,並等待ICMPv6響應包,它必須有適當的root權限才能使用。舉例如下: # ping6 -c 1 ::1 用local-addresses作為ping6目標必須指定一個網卡界面,否則核心將不知道數據包發往哪個網絡設備。 # ping6 -I eth0 -c 1 fe80::2e0:18ff:fe90:9205 (2)traceroute6 通過向目標發送不同IP生存時間(TTL)值的相應的數據報,確定目標所采用的路由。舉例如下: #traceroute6 fe80::2e0:18ff:fe90:9205 (3)racepath6 用來追蹤最大傳輸單元(MTU)的路徑。舉例如下: #tracepath6 fe80::2e0:18ff:fe90:9205 除此之外,linux下IPv6的工具軟件還有ifconfig netstat等。 定制linux應用環境(三) 7.IPv6的安全工具 (1) nmap 它是一款運行在單一主機和大型網絡情況下優秀的端口掃描工具,具有高速、秘密、可以繞過防火牆等特點。它支持多種協議,如TCP、UDP、ICMP等。nmap也具有很多高性能和可靠性的特點,如動態延時計算、包超時重發、並行端口掃描、通過並行ping6探測主機是否當掉。它的網址是 http://www.insecure.org/nmap/nmap。它從3.10ALPHA1版本開始支持IPv6。需要說明的是運行nmap應在root權限下。 nmap 安裝編譯過程如下: #tar zxvf nmap-3.10ALPHA1.tgz #cd nmap-3.10ALPHA1 # ./configure;# make;#make install 命令格式為:nmap [Scan Type(s)] [Options] ,舉例如下: # nmap -6 -sT ::1 其結果見圖6。 圖6 顯示檢測到一個IP地址 (2)Tcpdump 它是linux下主要的數據包捕獲工具,IPv6支持的版本是3.6,它的網址為http://www.tcpdump.org/。 安裝編譯過程如下: #tar zxvf tcpdump-3.6.2.tar #cd tcpdump-3.6.2 # ./configure;# make;#make install 安裝後要打一個補丁: libpcap-0.6.2.tar 補丁安裝編譯過程如下: #cd tcpdump-3.6.2 #tar zxvf libpcap-0.6.2.tar #cd libpcap-0.6.2.;#./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運行Tcpdump最好具有root權限,舉例如下(見圖7所示): #tcpdump -t -n -i eth0 -s 512 -vv ip6 or proto ipv6 圖7 顯示Tcpdump捕獲的數據報 到此為止,如何定制linux應用環境已經講完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挖掘Linux的潛力。高性能、安全性和穩定性是計算機系統永恆的主題,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下載速度太慢了,來這裡看看吧。



圖7 顯示Tcpdump捕獲的數據報 到此為止,如何定制linux應用環境已經講完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挖掘Linux的潛力。高性能、安全性和穩定性是計算機系統永恆的主題,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下載速度太慢了,來這裡看看吧。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