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編程 >> Linux編程 >> Java中內存結構及堆棧詳解

Java中內存結構及堆棧詳解

日期:2017/3/1 9:53:05   编辑:Linux編程

  一、 Java內存結構

  1. Heap(堆):實例分配的地方,通過-Xms與-Xmx來設置

  2. MethodArea(方法區域):類的信息及靜態變量。 對應是Permanet Generation, 通過-XX:PermSize來設置

  3. JavaStack(java的棧):虛擬機只會直接對Javastack執行兩種操作:以幀為單位的壓棧或出棧。通過-Xss來設置, 若不夠會拋出StackOverflowError

  4. ProgramCounter(程序計數器):每一個線程都有它自己的PC寄存器,也是該線程啟動時創建的。PC寄存器的內容總是指向下一條將被執行指令的餓地址,這裡的地址可以是一個本地指針,也可以是在方法區中相對應於該方法起始指令的偏移量。

  5. Nativemethodstack(本地方法棧):保存native方法進入區域的地址

  當中Heap和MethodArea是被所有線程的共享使用的;

  而Javastack,Programcounter和Nativemethodstack是以線程為粒度的,每個線程獨自擁有自己的部分

  二、 內存模型

  由以上可以知道java內存分為main memory和線程的Working Memory,就會涉及到這兩種內存數據同步以及多個線程操作時數據一致性和可見性的問題。這就不可避免要加鎖了,在java中可采用如下的形式:

  1. synchronized關鍵字或使用java.util.concurrent.locks中的鎖

  2. volatile關鍵字 Volatile表示的是線程每次操作都是在主內存中進行, 這只能保證其可見性, 而不能保證其的原子性, 要有原子性還得加鎖

  3. final變量(基本類型,類類型還是可以改值的)

  三、 如何保證線程安全

  1. 每個線程只操作自有的數據, 這個可能性要小。

  2. 設計的類無數據成員, 也就沒有共享變量, 要有可用是 final或volatile

  3. 在操作共享變量時同步

java中堆棧(stack)和堆(heap)

一、堆棧(stack)和堆(heap)?

(1)內存分配的策略

  按照編譯原理的觀點,程序運行時的內存分配有三種策略,分別是靜態的,棧式的,和堆式的.

 靜態存儲分配是指在編譯時就能確定每個數據目標在運行時刻的存儲空間需求,因而在編譯時就可以給他們分配固定的內存空間.這種分配策略要求程序代碼中不允許有可變數據結構(比如可變數組)的存在,也不允許有嵌套或者遞歸的結構出現,因為它們都會導致編譯程序無法計算准確的存儲空間需求.

 棧式存儲分配也可稱為動態存儲分配,是由一個類似於堆棧的運行棧來實現的.和靜態存儲分配相反,在棧式存儲方案中,程序對數據區的需求在編譯時是完全未知的,只有到運行的時候才能夠知道,但是規定在運行中進入一個程序模塊時,必須知道該程序模塊所需的數據區大小才能夠為其分配內存.和我們在數據結構所熟知的棧一樣,棧式存儲分配按照先進後出的原則進行分配。

 靜態存儲分配要求在編譯時能知道所有變量的存儲要求,棧式存儲分配要求在過程的入口處必須知道所有的存儲要求,而堆式存儲分配則專門負責在編譯時或運行時模塊入口處都無法確定存儲要求的數據結構的內存分配,比如可變長度串和對象實例.堆由大片的可利用塊或空閒塊組成,堆中的內存可以按照任意順序分配和釋放.

(2)堆和棧的比較

  上面的定義從編譯原理的教材中總結而來,除靜態存儲分配之外,都顯得很呆板和難以理解,下面撇開靜態存儲分配,集中比較堆和棧:

 從堆和棧的功能和作用來通俗的比較,堆主要用來存放對象的,棧主要是用來執行程序的.而這種不同又主要是由於堆和棧的特點決定的:

 在編程中,例如C/C++中,所有的方法調用都是通過棧來進行的,所有的局部變量,形式參數都是從棧中分配內存空間的。實際上也不是什麼分配,只是從棧頂向上用就行,就好像工廠中的傳送帶(conveyor belt)一樣,Stack Pointer會自動指引你到放東西的位置,你所要做的只是把東西放下來就行.退出函數的時候,修改棧指針就可以把棧中的內容銷毀.這樣的模式速度最快,當然要用來運行程序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配的時候,比如為一個即將要調用的程序模塊分配數據區時,應事先知道這個數據區的大小,也就說是雖然分配是在程序運行時進行的,但是分配的大小多少是確定的,不變的,而這個"大小多少"是在編譯時確定的,不是在運行時.

  堆是應用程序在運行的時候請求操作系統分配給自己內存,由於從操作系統管理的內存分配,所以在分配和銷毀時都要占用時間,因此用堆的效率非常低.但是堆的優點在於,編譯器不必知道要從堆裡分配多少存儲空間,也不必知道存儲的數據要在堆裡停留多長的時間,因此,用堆保存數據時會得到更大的靈活性。事實上,面向對象的多態性,堆內存分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多態變量所需的存儲空間只有在運行時創建了對象之後才能確定.在C++中,要求創建一個對象時,只需用new命令編制相關的代碼即可。執行這些代碼時,會在堆裡自動進行數據的保存.當然,為達到這種靈活性,必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在堆裡分配存儲空間時會花掉更長的時間!這也正是導致我們剛才所說的效率低的原因,看來列寧同志說的好,人的優點往往也是人的缺點,人的缺點往往也是人的優點(暈~).

(3)JVM中的堆和棧

  JVM是基於堆棧的虛擬機.JVM為每個新創建的線程都分配一個堆棧.也就是說,對於一個Java程序來說,它的運行就是通過對堆棧的操作來完成的。堆棧以幀為單位保存線程的狀態。JVM對堆棧只進行兩種操作:以幀為單位的壓棧和出棧操作。

   我們知道,某個線程正在執行的方法稱為此線程的當前方法.我們可能不知道,當前方法使用的幀稱為當前幀。當線程激活一個Java方法,JVM就會在線程的Java堆棧裡新壓入一個幀。這個幀自然成為了當前幀.在此方法執行期間,這個幀將用來保存參數,局部變量,中間計算過程和其他數據.這個幀在這裡和編譯原理中的活動紀錄的概念是差不多的.

   從Java的這種分配機制來看,堆棧又可以這樣理解:堆棧(Stack)是操作系統在建立某個進程時或者線程(在支持多線程的操作系統中是線程)為這個線程建立的存儲區域,該區域具有先進後出的特性。

  每一個Java應用都唯一對應一個JVM實例,每一個實例唯一對應一個堆。應用程序在運行中所創建的所有類實例或數組都放在這個堆中,並由應用所有的線程共享.跟C/C++不同,Java中分配堆內存是自動初始化的。Java中所有對象的存儲空間都是在堆中分配的,但是這個對象的引用卻是在堆棧中分配,也就是說在建立一個對象時從兩個地方都分配內存,在堆中分配的內存實際建立這個對象,而在堆棧中分配的內存只是一個指向這個堆對象的指針(引用)而已。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