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基礎 >> 關於Linux >> rsync配置詳細版

rsync配置詳細版

日期:2017/3/1 14:50:34   编辑:關於Linux
rsync配置詳細版 本文講述的是2.4.6 編譯安裝 rsync的編譯安裝非常簡單,只需要以下簡單的幾步: [root@www rsync-2.4.6]# ./configure [root@www rsync-2.4.6]# make [root@www rsync-2.4.6]# make install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在服務器A和B上都安裝rsync,其中A服務器上是以服務器模式運行rsync,而B上則以客戶端方式運行rsync。這樣在web服務器A上運行rsync守護進程,在B上定時運行客戶程序來備份web服務器A上需要備份的內容。 rsync服務器 1、rsync服務器的啟動 在web服務器A上需要以守護進程方式來啟動rsync服務器,只需要運行: [root@www rsync-2.4.6]# /usr/local/bin/rsync --daemon 即可啟動。rsync默認服務端口為873,服務器在該端口接收客戶的匿名或者認證方式的備份請求。 如果要在啟動時把服務起來,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比如: a、加入inetd.conf 編輯/etc/services,加入rsync 873/tcp,指定rsync的服務端口是873。編加/etc/inetd.conf,加入rsync stream tcp nowait root /bin/rsync rsync --daemon 注:對於xinetd,設置方法類似。 b、加入rc.local 編輯/etc/rc.d/rc.local,在最後添加: /usr/local/bin/rsync --daemon 2、rsync的配置 對於rsync服務器來說,最重要和復雜的就是它的配置了。rsync服務器的配置文件為/etc/rsyncd.conf,其控制認證、訪問、日志記錄等等。 該文件是由一個或多個模塊結構組成。一個模塊定義以方括弧中的模塊名開始,直到下一個模塊定義開始或者文件結束,模塊中包含格式為name = value的參數定義。每個模塊其實就對應需要備份的一個目錄樹,比方說在我們的實例環境中,有三個目錄樹需要備份:/www/、/home/web_user1/和/home/web_user2/,那麼就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定義三個模塊,分別對應三個目錄樹。 配置文件是行為單位的,也就是每個新行都表示一個新的注釋、模塊定義或者參數賦值。以#開始的行表示注釋,以""結束的行表示下面一行是該行的繼續。參數賦值中等號後可能是一個大小寫不敏感的字符串、一個以trure/false表示的布爾值。 全局參數 在文件中[modlue]之前的所有參數都是全局參數,當然也可以在全局參數部分定義模塊參數,這時候該參數的值就是所有模塊的默認值。 motd file "motd file"參數用來指定一個消息文件,當客戶連接服務器時該文件的內容顯示給客戶,默認是沒有motd文件的。 log file "log file"指定rsync的日志文件,而不將日志發送給syslog。 pid file 指定rsync的pid文件。 syslog facility 指定rsync發送日志消息給syslog時的消息級別,常見的消息級別是:uth, authpriv, cron, daemon, ftp, kern, lpr, mail, news, security, sys-log, user, uucp, local0, local1, local2, local3,local4, local5, local6和local7。默認值是daemon。 模塊參數 在全局參數之後就需要定義一個或多個模塊了,模塊中可以定義以下參數: comment 給模塊指定一個描述,該描述連同模塊名在客戶連接得到模塊列表時顯示給客戶。默認沒有描述定義。 path 指定該模塊的供備份的目錄樹路徑,該參數是必須指定的。 use chroot 如果"use chroot"指定為true,那麼rsync在傳輸文件以前首先chroot到path參數所指定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原因是實現額外的安全防護,但是缺點是需要以roots權限,並且不能備份指向外部的符號連接所指向的目錄文件。默認情況下chroot值為true。 max connections 指定該模塊的最大並發連接數量以保護服務器,超過限制的連接請求將被告知隨後再試。默認值是0,也就是沒有限制。 lock file 指定支持max connections參數的鎖文件,默認值是/var/run/rsyncd.lock。 read only 該選項設定是否允許客戶上載文件。如果為true那麼任何上載請求都會失敗,如果為false並且服務器目錄讀寫權限允許那麼上載是允許的。默認值為true。 list 該選項設定當客戶請求可以使用的模塊列表時,該模塊是否應該被列出。如果設置該選項為false,可以創建隱藏的模塊。默認值是true。 uid 該選項指定當該模塊傳輸文件時守護進程應該具有的uid,配合gid選項使用可以確定哪些可以訪問怎麼樣的文件權限,默認值是"nobody"。 gid 該選項指定當該模塊傳輸文件時守護進程應該具有的gid。默認值為"nobody"。 exlude 用來指定多個由空格隔開的多個模式列表,並將其添加到exclude列表中。這等同於在客戶端命令中使用--exclude來指定模式,不過配置文件中指定的exlude模式不會傳遞給客戶端,而僅僅應用於服務器。一個模塊只能指定一個exlude選項,但是可以在模式前面使用"-"和"+"來指定是exclude還是include。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該選項有一定的安全性問題,客戶很有可能繞過exlude列表,如果希望確保特定的文件不能被訪問,那就最好結合uid/gid選項一起使用。 exlude from 指定一個包含exclude模式的定義的文件名,服務器從該文件中讀取exlude列表定義。 include 用來指定多個由空格隔開的多個rsync並應該exlude的模式列表。這等同於在客戶端命令中使用--include來指定模式,結合include和exlude可以定義復雜的exlude/include規則 。一個模塊只能指定一個include選項,但是可以在模式前面使用"-"和"+"來指定是exclude還是include。 include from 指定一個包含include模式的定義的文件名,服務器從該文件中讀取include列表定義。 auth users 該選項指定由空格或逗號分隔的用戶名列表,只有這些用戶才允許連接該模塊。這裡的用戶和系統用戶沒有任何關系。如果"auth users"被設置,那麼客戶端發出對該模塊的連接請求以後會被rsync請求challenged進行驗證身份這裡使用的challenge/response認證協議。用戶的名和密碼以明文方式存放在"secrets file"選項指定的文件中。默認情況下無需密碼就可以連接模塊(也就是匿名方式)。 secrets file 該選項指定一個包含定義用戶名:密碼對的文件。只有在"auth users"被定義時,該文件才有作用。文件每行包含一個username:passwd對。一般來說密碼最好不要超過8個字符。沒有默認的secures file名,需要限式指定一個。(例如:/etc/rsyncd.secrets) strict modes 該選項指定是否監測密碼文件的權限,如果該選項值為true那麼密碼文件只能被rsync服務器運行身份的用戶訪問,其他任何用戶不可以訪問該文件。默認值為true。 hosts allow 該選項指定哪些IP的客戶允許連接該模塊。客戶模式定義可以是以下形式: o xxx.xxx.xxx.xxx,客戶主機只有完全匹配該IP才允許訪問。例如:192.167.0.1 o a.b.c.d/n,屬於該網絡的客戶都允許連接該模塊。例如:192.168.0.0/24 o a.b.c.d/e.f.g.h,屬於該網絡的客戶都允許連接該模塊。例如:192.168.0.0/255.255.255.0 o 一個主機名,客戶主機只有擁有該主機名才允許訪問,例如:backup.linuxaid.com.cn。 o *.linuxaid.com.cn,所有屬於該域的主機都允許。 默認是允許所有主機連接。 hosts deny 指定不允許連接rsync服務器的機器,可以使用hosts allow的定義方式來進行定義。默認是沒有hosts deny定義。 ignore errors 指定rsyncd在判斷是否運行傳輸時的刪除操作時忽略server上的IP錯誤,一般來說rsync在出現IO錯誤時將將跳過--delete操作,以防止因為暫時的資源不足或其它IO錯誤導致的嚴重問題。 ignore nonreadable 指定rysnc服務器完全忽略那些用戶沒有訪問權限的文件。這對於在需要備份的目錄中有些文件是不應該被備份者得到的情況是有意義的。 transfer logging 使rsync服務器使用ftp格式的文件來記錄下載和上載操作在自己單獨的日志中。 log format 通過該選項用戶在使用transfer logging可以自己定制日志文件的字段。其格式是一個包含格式定義符的字符串,可以使用的格式定義符如下所示: o %h 遠程主機名 o %a 遠程IP地址 o %l 文件長度字符數 o %p 該次rsync會話的進程id o %o 操作類型:"send"或"recv" o %f 文件名 o %P 模塊路徑 o %m 模塊名 o %t 當前時間 o %u 認證的用戶名(匿名時是null) o %b 實際傳輸的字節數 o %c 當發送文件時,該字段記錄該文件的校驗碼 默認log格式為:"%o %h [%a] %m (%u) %f %l",一般來說,在每行的頭上會添加"%t [%p] "。在源代碼中同時發布有一個叫rsyncstats的perl腳本程序來統計這種格式的日志文件。 timeout 通過該選項可以覆蓋客戶指定的IP超時時間。通過該選項可以確保rsync服務器不會永遠等待一個崩潰的客戶。超時單位為秒鐘,0表示沒有超時定義,這也是默認值。對於匿名rsync服務器來說,一個理想的數字是600。 refuse options 通過該選項可以定義一些不允許客戶對該模塊使用的命令參數列表。這裡必須使用命令全名,而不能是簡稱。但發生拒絕某個命令的情況時服務器將報告錯誤信息然後退出。如果要防止使用壓縮,應該是:"dont compress = *"。 dont compress 用來指定那些不進行壓縮處理再傳輸的文件,默認值是 *.gz *.tgz *.zip *.z *.rpm *.deb *.iso *.bz2 *.tbz rsync客戶命令 在對rsync服務器配置結束以後,下一步就需要在客戶端發出rsync命令來實現將服務器端的文件備份到客戶端來。rsync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工具,其命令也有很多功能特色選項,我們下面就對它的選項一一進行分析說明。 首先,rsync的命令格式可以為: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SRC]... DEST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rsync://[USER@]HOST[:PORT]/SRC [DEST] rsync有六種不同的工作模式: 拷貝本地文件;當SRC和DES路徑信息都不包含有單個冒號":"分隔符時就啟動這種工作模式。 使用一個遠程shell程序(如rsh、ssh)來實現將本地機器的內容拷貝到遠程機器。當DST路徑地址包含單個冒號":"分隔符時啟動該模式。 使用一個遠程shell程序(如rsh、ssh)來實現將遠程機器的內容拷貝到本地機器。當SRC地址路徑包含單個冒號":"分隔符時啟動該模式。 從遠程rsync服務器中拷貝文件到本地機。當SRC路徑信息包含"::"分隔符時啟動該模式。 從本地機器拷貝文件到遠程rsync服務器中。當DST路徑信息包含"::"分隔符時啟動該模式。 列遠程機的文件列表。這類似於rsync傳輸,不過只要在命令中省略掉本地機信息即可。 1、用法 在使用rsync傳輸文件時,需要指定一個源和一個目的,其中一個可能是遠程機器的資源信息。例如: rsync *.c foo:src/ 表示將傳輸當前目錄下所有以.c結尾的文件到機器foo的src目錄下。如果任何文件已經存在於遠程系統,則會調用遠程更新協議來實現僅僅傳輸那些更新過的文件。 rsync -avz foo:src/bar /data/tmp 該命令則遞歸地傳輸機器foo上的src/bar目錄下的所有內容到本地/data/tmp/bar目錄中。文件以歸檔模式進行傳輸,以確保符號鏈結、屬性、權限、屬主等信息在傳輸中都被保存。此外,可以使用壓縮技術來加快數據傳輸: rsync -avz foo:src/bar/ /data/tmp 路徑信息以"/"結尾時表示拷貝該目錄,而不以"/"結尾表示拷貝該目錄。當配合使用--delete選項時這兩種情況的區別將會表現出來。 也可以以本地模式來使用rsync,如果SRC和DST路徑中都沒有任何":"符號則表示該命令運行在本地模式,等同於cp命令。 rsync somehost.mydomain.com:: 這種模式則將會列出somehost.mydomain.com.可以訪問的所有模塊信息。 選項說明 -v, --verbose 詳細模式輸出 -q, --quiet 精簡輸出模式 -c, --checksum 打開校驗開關,強制對文件傳輸進行校驗 -a, --archive 歸檔模式,表示以遞歸方式傳輸文件,並保持所有文件屬性,等於-rlptgoD -r, --recursive 對子目錄以遞歸模式處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對路徑信息 rsync foo/bar/foo.c remote:/tmp/ 則在/tmp目錄下創建foo.c文件,而如果使用-R參數: rsync -R foo/bar/foo.c remote:/tmp/ 則會創建文件/tmp/foo/bar/foo.c,也就是會保持完全路徑信息。 -b, --backup 創建備份,也就是對於目的已經存在有同樣的文件名時,將老的文件重新命名為~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選項來指定不同的備份文件前綴。 --backup-dir 將備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錄下。 -suffix=SUFFIX 定義備份文件前綴 -u, --update 僅僅進行更新,也就是跳過所有已經存在於DST,並且文件時間晚於要備份的文件。(不覆蓋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軟鏈結 -L, --copy-links 想對待常規文件一樣處理軟鏈結 --copy-unsafe-links 僅僅拷貝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以外的鏈結 -H, --hard-links 保留硬鏈結 -p, --perms 保持文件權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屬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屬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時間信息 -S, --sparse 對稀疏文件進行特殊處理以節省DST的空間 -n, --dry-run現實哪些文件將被傳輸 -W, --whole-file 拷貝文件,不進行增量檢測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統邊界 -B, --block-size=SIZE 檢驗算法使用的塊尺寸,默認是700字節 -e, --rsh=COMMAND 指定替代rsh的shell程序 --rsync-path=PATH 指定遠程服務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徑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樣的方法自動忽略文件,用來排除那些不希望傳輸的文件 --existing 僅僅更新那些已經存在於DST的文件,而不備份那些新創建的文件 --delete 刪除那些DST中SRC沒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樣刪除接收端那些被該選項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傳輸結束以後再刪除 --ignore-errors 及時出現IO錯誤也進行刪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刪除NUM個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沒有完全傳輸的文件,以是加快隨後的再次傳輸 --force 強制刪除目錄,即使不為空 --numeric-ids 不將數字的用戶和組ID匹配為用戶名和組名 --timeout=TIME IP超時時間,單位為秒 -I, --ignore-times 不跳過那些有同樣的時間和長度的文件 --size-only 當決定是否要備份文件時,僅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慮文件時間 --modify-window=NUM 決定文件是否時間相同時使用的時間戳窗口,默認為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創建臨時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樣比較DIR中的文件來決定是否需要備份 -P 等同於 --partial --progress 顯示備份過程 -z, --compress 對備份的文件在傳輸時進行壓縮處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綁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認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務端口 --blocking-io 對遠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給出某些文件的傳輸狀態 --progress 在傳輸時現實傳輸過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從FILE中得到密碼 --bwlimit=KBPS 限制I/O帶寬,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實例分析 這裡假設有兩台服務器:A和B。其中A是主web服務器,具有域名www.linuxaid.com.cn(202.99.11.120),B服務器是備份機,其域名為backup.linuxaid.com.cn(202.99.11.121)。其中A的web內容存放在以下幾個地方:/www/和/home/web_user1/和/home/web_user2/。我們需要在備份機B上建立對這幾個目錄內容的備份。 服務器配置實例 那麼在www.linuxaid.com.cn上創建rsyncd的配置文件/etc/rsyncd.conf,內容如下: uid = nobody gid = nobody use chroot = no max connections = 4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www] path = /www/ ignore errors read only = true list = false hosts allow = 202.99.11.121 hosts deny = 0.0.0.0/32 auth users = backup secrets file = /etc/backserver.pas [web_user1] path = /home/web_user1/ ignore errors read only = true list = false hosts allow = 202.99.11.121 hosts deny = 0.0.0.0/32 uid = web_user1 gid = web_user1 auth users = backup secrets file = /etc/backserver.pas [web_user2] path = /home/web_user2/ ignore errors read only = true list = false hosts allow = 202.99.11.121 hosts deny = 0.0.0.0/32 uid = web_user2 gid = web_user2 auth users = backup secrets file = /etc/backserver.pas 這裡定義有四個三個模塊,分別對應於三個需要備份的目錄樹。這裡只允許202.99.11.121備份本機的數據,並且需要認證。三個模塊授權的備份用戶都為backup,並且用戶信息保存在文件/etc/backserver.pas中,其內容如下: backup:bk_passwd 並且該文件只能是root用戶可讀寫的,否則rsyncd啟動時會出錯。這些文件配置完畢以後,就需要在A服務器上啟動rsyncd服務器: rsync --daemon 客戶命令示例 /usr/local/bin/rsync -vzrtopg --delete --exclude "logs/" --exclude "conf/ssl.*/" --progress [email protected]::www /backup/www/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 上面這個命令行中-vzrtopg裡的v是verbose,z是壓縮,r是recursive,topg都是保持文件原有屬性如屬主、時間的參數。--progress是指顯示出詳細的進度情況,--delete是指如果服務器端刪除了這一文件,那麼客戶端也相應把文件刪除,保持真正的一致。--exclude "logs/" 表示不對/www/logs目錄下的文件進行備份。--exclude "conf/ssl.*/"表示不對/www/conf/ssl.*/目錄下的文件進行備份。 [email protected]::www 表示對該命令是對服務器202.99.11.120中的www模塊進行備份,backup表示使用backup來對該模塊進行備份。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來指定密碼文件,這樣就可以在腳本中使用而無需交互式地輸入驗證密碼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份密碼文件權限屬性要設得只有root可讀。 這裡將備份的內容存放在備份機的/backup/www/目錄下。 [root@linuxaid /]# /usr/local/bin/rsync -vzrtopg --delete --exclude "logs/" --exclude "conf/ssl.*/" --progress [email protected]::www /backup/www/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 receiving file list ... done ./ 1 785 (100%) 1.py 4086 (100%) 2.py 10680 (100%) a 0 (100%) ip 3956 (100%) ./ wrote 2900 bytes read 145499 bytes 576.34 bytes/sec total size is 2374927 speedup is 45.34 對其它兩個模塊操作的命令分別為: /usr/local/bin/rsync -vzrtopg --delete --progress [email protected]::web_user1 /backup/web_user1/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 /usr/local/bin/rsync -vzrtopg --delete --progress [email protected]::web_user2 /backup/web_user2/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 可以將客戶命令通過crontab -e命令來實現自動備份,如crontab -e: 一些示例腳本 這裡這些腳本都是rsync網站上的例子: 1、每隔七天將數據往中心服務器做增量備份 #!/bin/sh # This script does personal backups to a rsync backup server. You will end up # with a 7 day rotating incremental backup. The incrementals will go # into subdirectories named after the day of the week, and the current # full backup goes into a directory called "current" # [email protected] # directory to backup BDIR=/home/$USER # excludes file - this contains a wildcard pattern per line of files to exclude EXCLUDES=$HOME/cron/excludes # the name of the backup machine BSERVER=owl # your password on the backup server export RSYNC_PASSWORD=XXXXXX ######################################################################## BACKUPDIR=`date +%A` OPTS="--force --ignore-errors --delete-excluded --exclude-from=$EXCLUDES --delete --backup --backup-dir=/$BACKUPDIR -a" export PATH=$PATH:/bin:/usr/bin:/usr/local/bin # the following line clears the last weeks incremental directory [ -d $HOME/emptydir ] || mkdir $HOME/emptydir rsync --delete -a $HOME/emptydir/ $BSERVER::$USER/$BACKUPDIR/ rmdir $HOME/emptydir # now the actual transfer rsync $OPTS $BDIR $BSERVER::$USER/current 2、備份至一個空閒的硬盤 #!/bin/sh export PATH=/usr/local/bin:/usr/bin:/bin LIST="rootfs usr data data2" for d in $LIST; do mount /backup/$d rsync -ax --exclude fstab --delete /$d/ /backup/$d/ umount /backup/$d done DAY=`date "+%A"` rsync -a --delete /usr/local/apache /data2/backups/$DAY rsync -a --delete /data/solid /data2/backups/$DAY 3、對vger.rutgers.edu的cvs樹進行鏡像 #!/bin/bash cd /var/www/cvs/vger/ PATH=/usr/local/bin:/usr/freeware/bin:/usr/bin:/bin RUN=`lps x | grep rsync | grep -v grep | wc -l` if [ "$RUN" -gt 0 ]; then echo already running exit 1 fi rsync -az vger.rutgers.edu::cvs/CVSROOT/ChangeLog $HOME/ChangeLog sum1=`sum $HOME/ChangeLog` sum2=`sum /var/www/cvs/vger/CVSROOT/ChangeLog` if [ "$sum1" = "$sum2" ]; then echo nothing to do exit 0 fi rsync -az --delete --force vger.rutgers.edu::cvs/ /var/www/cvs/vger/ exit 0 FAQ Q:如何通過ssh進行rsync,而且無須輸入密碼? A: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 1. 通過ssh-keygen在server A上建立SSH keys,不要指定密碼,你會在~/.ssh下看到identity和identity.pub文件 2. 在server B上的home目錄建立子目錄.ssh 3. 將A的identity.pub拷貝到server B上 4. 將identity.pub加到~[user b]/.ssh/authorized_keys 5. 於是server A上的A用戶,可通過下面命令以用戶B ssh到server B上了 e.g. ssh -l userB serverB 這樣就使server A上的用戶A就可以ssh以用戶B的身份無需密碼登陸到server B上了。 Q:如何通過在不危害安全的情況下通過防火牆使用rsync? A:解答如下: 這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服務器在防火牆內,一種是服務器在防火牆外。無論哪種情況,通常還是使用ssh,這時最好新建一個備份用戶,並且配置sshd僅允許這個用戶通過RSA認證方式進入。 如果服務器在防火牆內,則最好限定客戶端的IP地址,拒絕其它所有連接。如果客戶機在防火牆內,則可以簡單允許防火牆打開TCP端口22的ssh外發連接就ok了。 Q:我能將更改過或者刪除的文件也備份上來嗎? A:當然可以: 你可以使用如:rsync -other -options -backupdir = ./backup-2000-2-13 ...這樣的命令來實現。 這樣如果源文件:/path/to/some/file.c改變了,那麼舊的文件就會被移到./backup-2000-2-13/path/to/some/file.c, 這裡這個目錄需要自己手工建立起來 Q:我需要在防火牆上開放哪些端口以適應rsync? A:視情況而定 rsync可以直接通過873端口的tcp連接傳文件,也可以通過22端口的ssh來進行文件傳遞,但你也可以通過下列命令改變它的端口: rsync --port 8730 otherhost:: 或者 rsync -e 'ssh -p 2002' otherhost: Q:我如何通過rsync只復制目錄結構,忽略掉文件呢? A:rsync -av --include '*/' --exclude '*' source-dir dest-dir Q:為什麼我總會出現"Read-only file system"的錯誤呢? A:看看是否忘了設"read only = no"了 Q:為什麼我會出現'@ERROR : invalid gid'的錯誤呢? A:rsync使用時默認是用uid=nobody;gid=nobody來運行的,如果你的系統不存在nobody組的話,就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可以試試gid = nogroup或者其它 Q:綁定端口873失敗是怎麼回事? A:如果你不是以root權限運行這一守護進程的話,因為1024端口以下是特權端口,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你可以用--port參數來改變。 Q:為什麼我認證失敗? A:從你的命令行看來: 你用的是: > bash$ rsync -a 144.16.251.213::test test > Password: > @ERROR : auth failed on module test > > I dont understand this. Can somebody explain as to how to acomplish this. > All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應該是沒有以你的用戶名登陸導致的問題,試試rsync -a [email protected]::test test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