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基礎 >> 關於Linux >> 我的Ubuntu個性配置完全方案(以8.10為例)

我的Ubuntu個性配置完全方案(以8.10為例)

日期:2017/3/3 16:43:11   编辑:關於Linux

前言

很抱歉很抱歉,這篇文章跳票了7個月。Ubuntu藍本也從8.04到8.04.1到了8.10和8.04.2。今天終於下定決心寫這篇文章,來和《我的XP個性配置完全方案》呼應。

我之前寫的幾篇Ubuntu的文章為了更多地傳達理念淡化了詳細的技術步驟,不過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去用這個系統,怎麼體會這種理念呢,所以我詳細地寫一下如何安裝以及配置Ubuntu。

一、准備篇

首先下載Ubuntu, http://www.ubuntu.com/getubuntu/download ,我下載的是32位的桌面Live CD(4GB內存就下載64位吧,不過有的軟件運行可能會出點問題。),最好多弄幾個鏡像站點一起下,可以快些。下載完了用winMD5sum計算一下是否正確(MD5值可以在這裡找到 http://releases.ubuntu.com/8.10/ ),最好刻張光盤,如果不刻也可以,就是折騰起來比較麻煩。當然,Wubi安裝用不著刻盤。

二、安裝篇

這裡分兩塊來講,獨立安裝和Wubi安裝,考慮到Wubi安裝的逐漸成熟和廣泛使用,我決定詳細地講一下Wubi安裝。

1、獨立安裝

獨立安裝的話其實上次我在日志裡是講過的,就是有些錯誤,而且版本也不一樣了,所以我重新寫一遍吧。把電腦設置為光驅啟動,插入剛才刻錄的光盤選擇“簡體中文”後“試用Ubuntu而不改變計算機中的任何內容”。為什麼不選擇“安裝Ubuntu”,因為第二個選項沒有啟動GNOME Panel,沒法方便地實現一些功能(如網絡連接、高級分區等),所以就選擇第一個了。不過如果內存比較小的(512MB)還是選擇“安裝”比較好。等個幾分鐘啟動完畢,如果聽到啟動聲音,那麼恭喜你的聲卡已經被認出來了,不過如果沒聲音不一定是聲卡沒被認出來,某些情況會默認靜音,打開音量就行。雙擊桌面上的那個安裝,前幾步直接前進(注意系統語言選中文),到了分區那一步就注意了,選擇手動分區,然後編輯最後一個分區,縮小大約8GB+物理內存大小(例如我有2GB內存就把最後一個分區縮小10GB),(這一步實際風險較大,所以保險起見請備份最後一個分區的數據。如果最後一個分區差不多在10GB左右,那推薦備份數據後直接刪除最後一個分區。其實不選擇最後一個分區也行,但裝在主分區上有利於今後重裝Windows之後的維護,推薦/在主分區上。)然後在可用空間上創建兩個主分區,第一個大小比可用空間-物理內存略小(接上例,此處應該填寫類似於8000MB的數值),用作Ext3分區,掛載點為/,剩下的空間創建的主分區應略大於物理內存(接上例,此處約為2200MB),用作交換空間(swap)。如果Windows只是當成一個玩的系統而不是工作系統或是只打算使用Ubuntu一個系統的話,推薦把/劃分為5GB左右的主分區,隨後新建一個較大的(可用空間-物理內存-/分區)Ext3邏輯盤作為/home,和swap共同構成擴展分區。分區完畢後新建用戶、確定計算機名、設置密碼,密碼必須設置,否則進入系統後將無法拿到root權限。是不是自動登錄看著辦了。然後繼續前進開始安裝,安裝的時候如果連網會自動下載語言包,這裡推薦把網絡斷開,安裝完畢後手動安裝語言包,這樣可以自己選擇速度更快的服務器。安裝完畢後重啟即可選擇進入Windows或Ubuntu。

2、Wubi安裝

由於獨立安裝需要修改分區等風險操作,所以Ubuntu開發者開發了把Ubuntu作為應用程序安裝在Windows中的方法,使更多人可以嘗試Ubuntu。把Wubi.exe從ISO中提取出來(隨後把兩者放在同一個分區的根目錄下)或是用虛擬光驅加載iso文件後運行Wubi.exe,選擇Ubuntu的安裝分區、安裝大小(推薦8GB,這裡由於swap是自動生成大小,通常不會超過1GB,所以總大小選擇8GB即可),設置好用戶名密碼後就開始了全自動安裝,完全不需要與人交互。第一次重啟後,開機系統選擇菜單已經正確設置,選擇Ubuntu開始安裝過程,安裝完畢後自動重啟。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專為菜鳥而設計。

三、配置篇

裝完的系統幾乎沒有可用性,需要許多的配置步驟,不過隨著Ubuntu的一次次更新,配置步驟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簡單,的確是一個非常可喜的變化。

Windows安裝完畢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驅動問題,不過Ubuntu裡驅動變得不再是一個問題,沒有被驅動的設備打幾個勾就全部搞定了(通常只有顯卡需要另外下載),非常方便。(還記得當年用7.04的時候在終端下打命令行裝顯卡驅動的日子,依稀有些懷念了,呵呵。)不過建議先更新系統重啟後再安裝驅動,因為Linux的驅動是安裝在內核裡的,一旦內核更新以後驅動就有可能會出錯。

首先需要配置網絡,如果是使用有線/無線路由器上網的話那現在已經可以連網了,如果是ADSL撥號則需要打開應用程序-附件-終端,輸入sudo pppoeconf,輸入密碼後(注意這裡輸入的密碼是不顯示字符的,所以不要管屏幕上的顯示只管輸入就行)按照提示配置(username更換為ADSL用戶名,隨後輸入密碼)即可,其它設置全部保留為默認,另外可以打開通知區域的編輯連接,把IP地址設為固定值來降低掉線發生的概率。此時系統啟動時已經可以自動連接ADSL了。(繼續感慨7.04的ADSL,需要手動修改好多文件。)VPN的話設置巨復雜,我就不在這裡寫了,要是想用的話直接來找我吧。或者上網找資料也行。

開源是Linux裡最關鍵的部分之一,也是我轉向Linux平台的根本原因。在這裡,所有的軟件被統一管理,統一更新,省去了大量的麻煩。Ubuntu裝完後默認的源比較慢,需要更換。在系統-系統管理-軟件源裡可以更換到全球各地的源。教育網環境推薦選擇“主服務器”(南航校園網測試速度400kb/s),電信推薦選擇其它-中國-mirror.lupaworld.com(無錫電信測試速度接近理論最大值256kb/s為250kb/s,南航校園網測試速度最大達700kb/s但不穩定),其它接入環境未測試。更換完畢後推薦加入Medibuntu源,在“第三方軟件”中手動添加如下一行: deb http://packages.medibuntu.org/ intrepid free non-free ,確定後關閉,選擇“重新載入”刷新軟件索引,安裝一個medibuntu-keyring(終端中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medibuntu-keyring ,會提示未通過驗證,輸入y繼續後再運行一次 sudo apt-get update )刷新完畢後按照通知區域(右上角)提示更新系統(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若需要重啟則重啟。

現在的Ubuntu幾乎是全英文的(以上提到的所有中文描述其實都是翻譯過的,所以大家玩Linux英文一定要好啊~),隨後打開系統-系統管理-新立德軟件包管理器,以“軟件包描述和名稱”搜索“language-support-zh”,安裝language-support-zh、language-pack-zh、language-pack-gnome-zh三個包,把提示為依賴的包都裝上,(或者直接打開終端運行 sudo apt-get install language-support-zh language-pack-zh language-pack-gnome-zh 效果一樣。)然後注銷再登錄就會發現都變成中文啦~之前系統會提示“不完整的語言支持”提醒下載語言包的,由於會多安裝一些可能不需要的軟件,所以建議不要用這個功能了。

然後到系統-系統管理-硬件驅動啟用一下顯卡驅動(如果是Intel顯卡則不需要這一步)以及其它的一些驅動(如果有的話),啟用後重啟生效。

接下來安裝一些實用軟件/插件,推薦安裝的包有flashplugin-nonfree(Adobe Flash Player,可以和Firefox、Totem、MPlayer協作)、msttcorefonts(MS Office中的一些字體)、wine(Windows虛擬層,運行一些Windows程序用)、rar(這個不用多說了吧。)、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設置Compiz特效用的,虛擬機裡就別裝了)、mozilla-mplayer(Firefox的MPlayer插件,MPlayer仍然是Linux下最好的播放器)、w32codecs(Real、QuickTime等格式的解碼包)。(同樣可以在終端中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

然後到 http://www.libfetion.cn/Linux_demoapp_download.html 下載Linux Fetion(網絡連接不是很穩定,建議沒事別掛著,否則丟了消息都不吱一聲。一般用用沒問題,希望在新版本中逐步修正。其實就算是官方飛信也老掉,只是會吱聲。),到 linux/download.shtml">http://im.qq.com/qq/linux/download.shtml 下載QQ(內置的Pidgin對MSN支持不錯,不過QQ的話不支持群和傳文件什麼的,還是用官方的比較好),如果要玩虛擬機在 http://www.virtualbox.org/wiki/Linux_Downloads 下載VirtualBox,這個虛擬機和Ubuntu配合得比較好。如果一定要玩VMware推薦Server,啟動時如果提示找不到一些so文件,到指定位置刪除那些文件即可(這一步是不是很囧。)。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賞Ubuntu眩目的3D特效了吧?在系統-首選項-外觀-視覺效果中先選擇“擴展”,隨後關閉找到系統-首選項-CompizConfig Settings Manager,勾選Opacity, Brightness……、Desktop Cube(選擇禁用桌面牆壁)、Rotate Cube、3D窗口、Blur Windows、Cube Reflection and……(這個顯卡不夠強就不要選了,可能會卡)、Water Effect、倒影、在屏幕上繪制火焰、窗口預覽,隨後打開Desktop Cube,在Appearance選項卡中啟用Skydome和Animate Skydome,並且選擇一張長:寬為4:1的圖片作為Skydome Image,在Transparent Cube選項卡中將Opacity During Rotation調整為50,後退後打開Rotate Cube,在General選項卡中將Zoom設置為0.5。另外,“動畫”效果也是個值得鑽研的特效,在此推薦“Burn”和“Beam Up”效果。最後別忘了在右下角把工作區設置為4列。一些常用快捷鍵:鼠標拖放時注意一下類似於果凍的擺動效果和吸引效果;Alt+鼠標滾輪:調整窗口透明度(其實這篇文章就是把gedit變成透明的然後對著後面的窗口看著窗口內容寫的,呵呵。);Ctrl+Alt+鼠標,立方體桌面;Win+Tab:類似於Mac OS X的Flip 3D;Shift+F9或Ctrl+Win+鼠標:水滴效果;Shift+Win+鼠標左鍵:火焰;Shift+Win+C:取消火焰。其它還有很多快捷鍵,大家上網翻翻吧,很多的。

順帶著提一下聲音方面的設置,如果覺得音量太小想調大一些的話,PCM項必須保持默認值(80%左右),如果把PCM調至最大會導致音質奇差,而實際上如果在Ubuntu下在虛擬機中用Windows播放音樂,你會發現比Windows播放音質更好,也就是說經過適當的調整Linux音頻系統可以比Windows表現更為出色,網絡系統也是一樣。

為了工作的方便和系統的美化,這裡建議復制Windows的Fonts文件夾下的所有SIM打頭的字體到/usr/share/fonts/truetype新建一個文件夾放著,然後到Microsoft下載中心下載微軟雅黑字體(Vista和7忽略此步)安裝後復制msyh.ttf和msyhbd.ttf到剛才建的文件夾,隨後在終端通過cd命令進入剛才文件夾後(注意Linux下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目錄下可以同時存在Ubuntu.png和ubuntu.png兩個不同的文件!)依次運行 sudo chmod 644 *.* (將這些文件設置為所有用戶可讀,否則只有root可讀,無法使用。這裡多說幾句,關於那個644,第一個數字表示所有者擁有的權限,第二個為所有者所在群組的權限,第三個表示其它用戶的權限,其中4表示讀取文件,2表示寫入文件,1表示執行文件,最後使用的是它們的和,這裡,Linux命令行用3個數字表示了Windows中需要用無數的復選框對話框才能搞定的東西,這便是命令行的魅力)、 sudo fc-cache -fv (重建字體緩存),然後打開系統-首選項-外觀,在字體選項卡中把所有字體全部設置為微軟雅黑,注銷後生效。

接下來要詳細地講一下Wine的配置,包括ies4linux的配置。配置完畢後,你就發現你可以刪掉Windows了。首先運行Wine configuration,在Libraries選項卡分別輸入riched20.dll和riched32.dll,輸入後點Add,隨後在下面都Edit為Native(Windows),解決QQ輸入的亂碼問題,然後切換到Desktop Integration選項卡把Shell Folder的Link to都去掉,省得生成那些沒用的快捷方式。在Audio選項卡選擇ALSA Driver,然後去掉“Driver Emulation”,這樣啟用聲音支持,確定退出。打開主文件夾,按Ctrl+H顯示隱藏文件,進入.wine,打開system.reg,搜索MS Shell Dlg,把兩個Tahoma都換成SimSun,保存退出,刪除system.reg~,解決中文字體的部分亂碼問題。隨後安裝一個QQ(目前只支持2008,2009是用Windows Installer安裝的暫時不支持, http://im.qq.com/qq/dlqq.shtml ),注意裝的時候把4個勾都去掉,裝完了千萬別急著運行,打開主文件夾,進入.wine/drive_c/Program Files/Tencent/QQ,刪除TXPlatform.exe和SafeBase(如果不想聽到QQ笨笨的聲音就把那個sound也刪掉好了),然後順便進入Tencent/QQGame運行那個Uninstall.EXE,運行完了出去把QQGame和QQMusic文件夾都干掉,還是不要急著運行QQ,這時候在右上角的SCIM上點右鍵設置,在全局設置中去掉“將預編輯字符串……”那個勾,應用,進入GTK,把“嵌入式候選詞表”前面的勾也去掉,然後應用,確定,最後注銷,現在運行那個該死的QQ吧。淘寶旺旺必須用那個史前時期的1.9版,想用的話來找我要好了。安裝完畢後把QQ目錄下的Mfc42.dll復制到淘寶旺旺文件夾下,不要復制到system32下,否則QQ會出問題。還可以裝史前時期的FlashGet 1.73,不過估計也就我在用了,所以就不介紹了。有些網銀要用到IE,所以講一下ies4linux。先下載( http://www.tatanka.com.br/ies4li ... linux-latest.tar.gz ),解壓後用終端進入ies4linux文件夾,然後運行./ies4linux --no-gui --no-flash --locale CN(參數的含義分別是隱藏圖形界面、不安裝Flash、安裝簡體中文版,因為GUI安裝失敗率99%,所以只能用命令行了。Flash的話ActiveX很容易搞定,就不安裝了提高一下成功率。為什麼不安裝IE7呢,因為ies4linux的IE7安裝開發得還不是很成熟,IE6幾乎可以對付所有的網站,所以就裝IE6了。),安裝完後照例把~/.ies4linux/ie6/system.reg中的Tahoma改成SimSun,然後建議在主菜單中建立一個啟動項,刪除~下的垃圾文件夾bin和Desktop,然後就可以使用IE了,甚至可以Windows Update。不過意義不大。ActiveX支持比較完美,網上支付是沒問題了,不過沒有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所以某些網頁還是打不開的。最新的Wine 1.0.1中運行IE6退出後進程可能會變為“僵死”狀態,只能手動用系統監視器“殺死進程”。注意這裡生成的ie6文件夾和.wine下的drive_c是兩個獨立的Wine Prefix,也就是說相當於是2個操作系統,所以運行各種程序都是獨立的。在ie6這個虛擬的Windows下其實是可以運行迅雷的,不過我測試了一下發現下載一旦暫停就會變回0%,意義不大,所以就沒用。(其實本來就BS迅雷。一直不用。)Wine 1.0可以運行的程序相當多了,包括Photoshop、MS Office等大型軟件的一些老版本,不過因為這些軟件在Ubuntu下都有替代(GIMP、OpenOffice.org),而且配置又比較麻煩,所以我就不用了。

其實這時候的系統已經是個不錯的工作系統了,可以脫離Windows完成大部分日常工作了,不過如果覺得必要的話,我再提一些其它比較常用的配置,比如此時可以直接用apt-get安裝Skype、Google Earth等著名軟件,也可以用SMPlayer加載電影字幕……其實Ubuntu可以折騰的遠不止這些,通過各種各樣的折騰更多地了解Ubuntu,這時再結合之前對Windows的一些了解,你會發現自己對系統的認識又深入了一層。

四、清理篇

其實系統到現在安裝了許多我們用不著的功能,我們可以把它們清理掉來節省一些資源。通常我安裝完畢後會刪除的軟件包括:tracker*(索引搜索工具,但是索引效率較低用處不大)、tomboy(便箋,個人感覺作用不大)、seahorse(密鑰環管理器,貌似刪了密鑰環沒啥影響。順提一句,密鑰環默認密碼是安裝時輸入的那個密碼。)、gucharmap(字符映射表,我不用。)、ekiga(類似於Skype,但是不是有Skype麼。)、tsclient、vinagre、vino、rdesktop、samba-common、smbclient(這幾個都是遠程操作用,個人覺得沒啥用)、f-spot(類似於ACDSee,我不用)、xsane*(掃描儀用的。)、totem*(默認的播放器太笨,用MPlayer)、rhythmbox(一個音樂播放器,我用MPlayer了,如果有iPod就別刪這個了)、gnome-games*(我不玩游戲。)、bluez*(此項保留libbluetooth3,藍牙,有硬件支持就留著吧)、gnome-pilot*(此項保留libgnome-pilot2,PDA支持,我沒有PDA。)、hwtest*(測試兼容性的,都安裝好了再測干啥。)( sudo apt-get remove ……)、xserver-xorg-video*(保留xserver-xorg-video-vmware,Intel顯卡還需保留xserver-xorg-video-intel,備用的顯卡驅動,現在已經裝了3D驅動這些驅動就用不著了。)、libmono*(此項保留libmono-corlib1.0-cil,一些沒用的庫,會被deborphan清理掉,因為數量比較多,索性自己動手吧),刪除後在新立德軟件包管理器中選擇“狀態”,徹底刪除所有的“殘存配置”。

安裝deborphan和localepurge,配置後者時選中en、zh、zh_CN*、zh_HK*、zh_TW*,隨後運行一次sudo localepurge,再運行deborphan,刪除列出的包(這裡推薦使用sh腳本來刪,省力些,不過具體的方法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運行3-4次後deborphan將不輸出任何結果,這時刪除deborphan、dialog、localepurge即可。清理完殘存配置後關閉新立德,運行一次 sudo apt-get clean 清理緩存包。

Linux是不需要碎片整理的,因為Ext3文件系統的優越性,其實碎片是越用越少的,這對於服務器來說尤其重要。

五、技巧篇

~就是你的主文件夾。

在終端中輸入 sudo -s 可保持15分鐘root權限, sudo -i 除了保持15分鐘root權限以外把~目錄切換到/root。

Ubuntu中的Alt+F2等於Windows中的Win+R。

有時候以root權限進行文件操作時可以在Alt+F2中直接輸入gksu nautilus,操作完畢後關閉Nautilus,不過這樣的操作要對權限有非常清晰的頭腦,不是很建議。

在系統管理-登錄窗口-安全中可以勾選“允許本地系統管理員登錄”,這樣可以直接從歡迎界面登錄root,所有操作都將以root權限進行,風險很大。

命令提示符中的copy、move、del、rd在終端中分別對應cp、mv、rm、rm -r。

在某些終端應用程序中按q、Alt+Q、Alt+X或者輸入quit、exit、logout等命令可以退出。

進入終端的方法是Ctrl+Alt+F*,這裡*代表1-6。在真正的終端中(菜單裡那個終端是模擬的。)可以重新啟動圖形界面( sudo /etc/init.d/gdm restart )來解決一些假死問題。

想要使用Windows下的程序時,首先找Ubuntu下的替代軟件,如果找不到考慮Wine,再不行考慮虛擬機(這3步不要顛倒順序),最後再考慮回到Windows(這句純屬玩笑哈)。

想下載軟件時,首先在源中搜索,找不到就增加那些有簽名驗證的源(如上文的Medibuntu),再不行就搜索deb包,最後考慮自行編譯源代碼(當年在7.04下編譯Pidgin真是記憶猶新哈。)。

接下來講一下重裝Windows後如何修復GRUB引導(強大的引導程序,可以引導Windows、Linux、Mac OS等各種操作系統,加載軟盤甚至光盤映像,Ubuntu就是用它引導的)。先講獨立安裝方式,重裝完XP或者Vista後,開機時沒有提示直接進入Windows,說明主引導區已經被MS霸占,要重新用GRUB奪回這片高地。從Ubuntu的Live CD啟動,進入系統後打開終端,輸入 sudo grub 進入GRUB配置界面,若分區方案和上文所述完全一樣,則依次輸入 root (hd0,2) 和 setup (hd0) 即可,最後輸入 quit 和 sudo reboot ,GRUB又回到了你的眼前。若和上文方案不一致,可以從系統管理中啟動分區編輯器來確認/boot分區的位置(若沒有單獨劃分/boot則確定/的位置即可),隨後把sda後的數字-1填入(hd0,*)中(例如/boot安裝在第一邏輯盤即sda5,則應該填入(hd0,4),以此類推。為什麼邏輯盤從5開始,因為PC硬盤最多有4個主分區,那邏輯盤就從5開始咯。)。如果是Wubi安裝的話,XP在C:\boot.ini最後加入 X:\ubuntu\winboot\wubildr.mbr="Ubuntu" 即可,X就是當時安裝選擇的分區;Vista麻煩些,需要使用EasyBCD添加一個XP啟動項然後手動修改相關參數。

Live CD上的那個分區編輯器調整Ext3分區大小是無損的,不必擔心數據的丟失,但安裝程序中的分區工具調整大小不是無損操作,需要注意。

有什麼不會的多逛逛這裡 http://wiki.ubuntu.org.cn 、 http://forum.ubuntu.org.cn .

後記

又是一篇長篇大論。其實很多就是用來參考的,同樣不一定每一步都照做,只是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認識Ubuntu,認識Linux,認識開源,最後實現開源和用戶的雙贏。

希望每個人看過這篇文章都能有所收獲,最後非常感謝大家讀完這篇文章。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