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Linux基礎 >> Linux技術 >> dd使用方法詳解

dd使用方法詳解

日期:2017/3/1 18:00:04   编辑:Linux技術

先簡要介紹dd的參數,後邊通過幾個實例介紹dd的應用,水平有限文中有什麼錯誤請大家指正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一個文件,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

1. 命令簡介

dd 的主要選項:

指定數字的地方若以下列字符結尾乘以相應的數字:

b=512, c=1, k=1024, w=2, xm=number m

if=file

輸入文件名,缺省為標准輸入。

of=file

輸出文件名,缺省為標准輸出。

ibs=bytes

一次讀入 bytes 個字節(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字節)。

obs=bytes

一次寫 bytes 個字節(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字節)。

bs=bytes

同時設置讀寫塊的大小為 bytes ,可代替 ibs 和 obs 。

cbs=bytes

一次轉換 bytes 個字節,即轉換緩沖區大小。

skip=blocks

從輸入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

seek=blocks

從輸出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通常只有當輸出文件是磁盤或磁帶時才有效)。

count=blocks

僅拷貝 blocks 個塊,塊大小等於 ibs 指定的字節數。

conv=conversion[,conversion...]

用指定的參數轉換文件。

轉換參數:

ascii 轉換 EBCDIC 為 ASCII。

ebcdic 轉換 ASCII 為 EBCDIC。

ibm 轉換 ASCII 為 alternate EBCDIC.

block 把每一行轉換為長度為 cbs 的記錄,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 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 cbs ,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 把大寫字符轉換為小寫字符。

ucase 把小寫字符轉換為大寫字符。

swab 交換輸入的每對字節。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sync 把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字節,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補齊。


2.實例分析

2.1.數據備份與恢復

2.1.1整盤數據備份與恢復
備份:
dd if=/dev/hdx of=/dev/hdy
將本地的/dev/hdx整盤備份到/dev/hdy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將/dev/hdx全盤數據備份到指定路徑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x | gzip >/path/to/image.gz
備份/dev/hdx全盤數據,並利用gzip工具進行壓縮,保存到指定路徑
恢復: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將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盤
gzip -dc /path/to/image.gz | dd of=/dev/hdx
將壓縮的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盤

2.1.2.利用netcat遠程備份
dd if=/dev/hda bs=16065b | netcat < targethost-IP > 1234
在源主機上執行此命令備份/dev/hda
netcat -l -p 1234 | dd of=/dev/hdc bs=16065b
在目的主機上執行此命令來接收數據並寫入/dev/hdc
netcat -l -p 1234 | bzip2 > partition.img
netcat -l -p 1234 | gzip > partition.img
以上兩條指令是目的主機指令的變化分別采用bzip2 gzip對數據進行壓縮,並將備份文件保存在當前目錄。

2.1.3.備份MBR
備份:
dd if=/dev/hdx of=/path/to/image count=1 bs=512
備份磁盤開始的512Byte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恢復:
dd if=/path/to/image of=/dev/hdx
將備份的MBR信息寫到磁盤開始部分
2.1.4.備份軟盤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將軟驅數據備份到當前目錄的disk.img文件
2.1.5.拷貝內存資料到硬盤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將內存裡的數據拷貝到root目錄下的mem.bin文件
2.1.6.從光盤拷貝iso鏡像
dd if=/dev/cdrom of=/root/cd.iso
拷貝光盤數據到root文件夾下,並保存為cd.iso文件

2.2.增加Swap分區文件大小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創建一個足夠大的文件(此處為256M)
mkswap /swapfile
把這個文件變成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啟用這個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每次開機的時候自動加載swap文件, 需要在 /etc/fstab 文件中增加一行

2.3.銷毀磁盤數據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利用隨機的數據填充硬盤,在某些必要的場合可以用來銷毀數據。執行此操作以後,/dev/hda1將無法掛載,創建和拷貝操作無法執行。

2.4磁盤管理
2.4.1.得到最恰當的block size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過比較dd指令輸出中所顯示的命令執行時間,即可確定系統最佳的block size大小
2.4.2測試硬盤讀寫速度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通過上兩個命令輸出的執行時間,可以計算出測試硬盤的讀/寫速度

2.4.3.修復硬盤
dd if=/dev/sda of=/dev/sda
當硬盤較長時間(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後,磁盤上會產生magnetic flux point。當磁頭讀到這些區域時會遇到困難,並可能導致I/O錯誤。當這種情況影響到硬盤的第一個扇區時,可能導致硬盤報廢。上邊的命令有可能使這些數據起死回生。且這個過程是安全,高效的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