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Linux教程網 >> Unix知識 >> Unix資訊 >> x86 vs 小型機系統的性能較量

x86 vs 小型機系統的性能較量

日期:2017/3/6 11:37:21   编辑:Unix資訊

x86系統最早起源於8086芯片組,而芯片組的主處理器是由Intel和AMD所制造。隨後,越來越多的廠商將該芯片應用到台式機,筆記本以及服務器上。如今的企業服務器市場上,少數幾家廠商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主流的x86服務器包括:

1.IBM x系列服務器

2.HP Proliant DL/ML以及BL服務器

3.NEC Express服務器

4.Dell PowerEdge

5.Sun(Oracle) Sun Fire和Netra

UNIX則是針對AIX,Solaris,HP-UX等操作系統的一項認證,這些操作系統面向基於RISC指令集的硬件。UNIX操作系統和硬件通常是由同一家制造商開發。主要生產UNIX系統的廠商及產品有:

1.IBM的POWER系列,采用POWER6和POWER7芯片,運行AIX。

2.HP的Integrity系列,采用由HP和INTEL聯合開發的Itanium(安騰)處理器,運行HP-UX。

3.Oracle-SUN系統,采用SPARC芯片,運行Solaris。

由於Solaris操作系統被移植到了x86平台上,SUN的定義就有些模糊,其實SUN還是區別於x86和基於RISC指令集的SPARC系統的,是被作為SPARC中的企業級系統。

UNIX系統在服務器市場的局勢

按系統的規模來考慮市場的話,低端市場由x86系統所占據,高端市場由大型機所占據。而兩者之間則充斥著UNIX與x86系統。

隨著x86系統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的改進,最終促成了如今中端市場上UNIX與x86的針鋒相對。如果你需要嶄新的系統,又無須考慮現有環境的移植,你的選擇會多的眼花缭亂。如果計劃支持500到1000名用戶,在向外延伸與向上擴展架構,機架服務器與基於刀片的系統問題上,你即可以考慮x86,也可以考慮UNIX系統。

如果已經建立了系統,只是為了硬件更新,選擇起來就有些麻煩。如果系統的關鍵業務在遷移時存在風險,原本改變平台的優勢也將變得撲朔迷離。對現有維護人員的再培訓費用也值得考慮一下。

系統目標的優先級

你需要在選擇前,弄清自己要實現目標的優先級。系統目標的優先級從業務目標到服務器在業務中的角色作用逐次遞減。聯機事務處理服務器是訂單處理與開票業務的關鍵,需要高度的可靠可用性。數據倉庫系統允許一日的停機,但卻要求有較高的性能,來完成規定時間內復雜報告的處理。你需要考慮的目標和優先級包括:

1.性能目標——響應時間,批量運行時間,用戶支持數量。

2. 可靠性——最重要的是宕機能否實現最小化?

3.可擴展性——系統能夠擴展多大?

4.可用性——系統需要被集中嗎?我可以多長時間不用維護它?

5.總持有成本(TCO)——預算是多少,硬件的循環周期是3還是5年?

6.傾向支持的OS——企業推行標准化是否有好處?

這裡一些情況限制了UNIX和x86的選擇。

1.微軟的應用不能運行在UNIX系統上(除了少數應用可以運行在HP-UX的Windows 2008虛擬機上)。

2.軟件廠商的支持——一些軟件廠商對硬件和OS的支持有限制名單。

3.一些公司有OS策略,最小化了支持平台的數量。

UNIX系統所具有的可靠性

UNIX系統的硬件和OS都來自同一家廠商。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最可靠的硬件,提供最穩定、最具擴展性的OS。對於組件失敗,UNIX系統中的硬件提供了較高級別的保護。舉個例子,IBM和HP的UNIX系統即使是一個處理器失敗,也能保證操作系統不中斷。UNIX系統的廠商花費大量時間來測試第三方對硬件和操作系統的兼容性,確保最大限度的系統穩定。x86系統趨向於依賴第三方廠商自行測試不同的硬件與操作系統。這意味著支持UNIX系統的組件要貴於x86系統的。

改進的x86系統適配器與外部支持

由於x86系統組件的開發與測試都是由第三方廠商完成的。相比UNIX硬件,x86系統有大量可用的適配器與外設,其中不乏有廉價的選擇。x86系統還趨向於采用更新速度較快的新技術。

x86與UNIX系統的性能較量

尋找合適的基准來比較x86與UNIX系統的性能,對我們來說也是一項挑戰。首先,公布的基准很容易就過時了。其次,不是所有廠商都使用相同的基准。每個廠商也不會發布針對所有服務器的基准結果;通常只針對主流模型。選擇合適的基准來反映你的應用需求是很重要的,記住每個基准都是針對特殊應用目的而設計的。以下列出一些可用的基准:

SPECjbb2005是SPEC用於評估服務器端Java性能的基准。

SPECjAppServer200是用來測量J2EE 1.3應用服務器性能的。

SPECjEnterprise2010?基准是全方面的系統基准,支持性能測量,特征化Java EE 5.0服務器,

以及支持基礎設施如JVM,數據庫,CPU,磁盤和服務器。

SPEC CPU2006測量一系列硬件的密集型計算性能,工作負載都是由真實的用戶應用生成。

TPC-C是聯機事務處理(OLTP)基准。持續24分鐘運行,吞吐量會測量平均每分鐘的交易處理數量。IBM在他們的服務器上主要使用DB2,這樣產生的結果很難與基於Oracle的結果相比較。

rPerf是IBM針對POWER系統的性能對比報告。rPerf文檔同時還包含了上述的一些工業標准基准。

SAP擁有自己制定的被稱為SAP Standard Application Benchmark的基准。更多有關SAP Standard Application Benchmark和SAP制定方面的信息可登錄SAP Sizing和The SAPS Benchmark。

UNIX與x86系統的擴展

擴展UNIX系統到20-30個核心來運行大型關鍵業務系統,幾年前就很常見了。擴展x86系統到這種規模,應用於產品的時間卻並不長。限制x86設計的內存限制問題就要解決了。正是開發64位的x86架構和OS解決了這類限制,如今更大規模的x86系統也是可行的。

SAP基准結果列出了對運行數據中心版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Fujitsu x86系統評估。Fujitsu x86系統支持8個INTEL X7560 Xeon(至強)處理器,中共是64核心和512GB的RAM。最後由16,000基准用戶給出了87550 SAPS的成績。

而擁有32核心以及256GB RAM的IBM POWER7 750,15,600名基准用戶給出85220 SAPS的成績。

中端市場的擴展技術能力,x86和UNIX都有。這種情況下的取捨,對操作系統和硬件可靠性的信任,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的個人經驗。

如果你身處中端市場的頂部,可能就需要用到按需增長特性,大多數UNIX廠商都有提供(IBM的CuOD,TCOD和UCOD,惠普的TCAP,GCAP和PPY),它允許你將平時閒置的性能在需要時添入,而又無須中斷服務。有了這些特性,對於自己的增長你就更有信心了;讓花費更安全的竅門,就是平時手上要有點閒置性能。

向外延伸架構

x86市場上的向外延伸架構並不多見,原因之一就是如果采用了向外延伸技術,你就可以實現多個廉價的x86系統。Web和Application層非常適合向外延伸架構,來服務大量來自網絡的並行操作。應用堆棧中這些層多半不直接存儲數據,在集群的節點之間也沒有復雜的通訊,通常是位於簡單負載均衡器之後進行用戶請求的轉發。應用層運行JAVA通常需要高級內存,這便可以實現廉價的基於x86的系統。

Oracle的向外延伸數據庫架構“RAC”在x86市場上大受歡迎。使用多個廉價x86服務器來實現你需要的性能和彈性,真的是很誘人,但還有些重要的費用需要考慮,主要就要購買服務器的費用。每個節點需要共享訪問中央存儲,所以SAN可能要更貴更復雜些。需要有高性能的網絡(內部連接)來支持節點之間的通訊,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提供集群心跳信號,保障並行執行查詢。這些基礎設施元素對於系統的整體性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添加了解決方案的復雜性。

每當你向集群添加一個節點時,核心的性能都會有所降低。最終你將需要更多的核心來獲得所需要的性能;如果你需要企業版的話,這可能嚴重影響到你的整個TCO。

虛擬化特性以及限制

虛擬化技術在x86和UNIX系統上是並駕齊驅的。不同硬件之間遷移運行時系統的功能如今已經在POWER,Integrity和VMware的x86系統上實現。x86和UNIX現有的區別就是支持虛擬機的最大數量。UNIX只受硬件限制;對於VMware和HyperV你能夠運行在虛擬機內的核心數量是受限制的。對於Oracle用戶而言,Oracle許可證規則在許可證使用問題上並沒有把VMware視作是一種劃分系統的手段。如果你使用16個核心的系統運行VMware,一個虛擬機擁有四個核心運行Oracle,但你還需要16個核心的許可證。大部分基於UNIX的虛擬化技術沒有這樣的限制,這讓它們成為整合全部軟件棧以及按虛擬機/分區操作各層的不錯選擇。虛擬化層和客戶OS鏡像的支出也須考慮在你的TCO之中。

原文標題:Definitions of UNIX and x86 systems

原文出處:http://centiq.co.uk/choosing-between-an-x86-or-unix-system.html

譯文來源:http://server.it168.com/a2011/0812/1231/000001231488_all.shtml

Copyright © Linux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